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0 16:31:01
后人稱好詩為錦囊佳句者本此。錦囊又稱奚囊。楊維楨《感懷》“盡取江山錦繡句,嘔心瀝血入奚囊”,即用此典。(典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唐書?李賀傳》,《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46、雞肋糜人
三國魏楊修,字德祖,好學,有俊才,為曹操主簿。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引兵攻漢中,劉備據(jù)平陽堅守,因久攻不下,操乃意欲還軍。適逢軍將問軍中口令,遂隨口云:“雞肋”。眾官屬莫知所謂,獨楊修已解其意,整裝待發(fā)。問之,則曰:“夫雞肋,棄之為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返也。”
后因以“雞肋糜人”喻雖嫌乏味卻又不忍舍棄之物。唐羅隱詩:“雞肋曹公怒,豬肝仲叔慚”,即直詠其事;宋蘇轍詩:“官如雞肋浪奔馳,政似羊毛尚黽勉”,乃取其意用典。(典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一》注引《九州春秋》、《后漢書·楊震傳》)
47、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態(tài)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置鎖無人。惆悵之余,題詩于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后代詩文中因常以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后不復再見的悵惘心情。
白仁甫、尚仲賢均有《崔護謁漿》雜劇演此事,明清傳奇中亦有《題門記》、《人面桃花》等劇,皆本此。(典見《本事詩》、《唐詩紀事》及《全唐詩話》等)
48、本色當行
宋代詩人陳師道曾云:“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詞手,唯秦七、黃九耳。”意為蘇軾作詞,亦如韓愈作詩,雖好而不是詞的本味,惟有秦觀、黃庭堅之詞,方是作詞正道。
同時的晁無咎卻說:“蘇詞雖稍不諧律呂,蓋橫放杰出,曲子中縛不住者;而黃山谷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乃著腔子唱和詩耳。”南宋詩論家嚴羽要求作詩“須是本色,須是當行”,即本陳、晁兩家之說。
本色即詩文體裁的本味;當行,猶言內行。后來詩文中常用“本色當行”形容恪守體裁而能致精妙之作家作品。(典見《后山詩話》、《滹南詩語》、《滄浪詩話》)
49、章臺柳
唐代詩人韓翃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后韓翃為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幕僚。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因寄詞柳氏云:“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許堯佐《柳氏傳》作“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詞云:“楊柳枝,芳菲節(jié)。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劫去,后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出,始得團圓。后人就名韓翃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臺柳”。“章臺柳”亦被用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墻花而專妓女這類的人物。(典見《本事詩》、《柳氏傳》、《唐詩紀事》、《全唐詩話》)
50、吊柳會
柳永初名三變,以填詞名世,與兄弟三復、三接號為“柳氏三絕”。因他常涉足花街柳巷,所作大抵為偎紅依翠的艷詞,歌臺舞榭常演唱其詞,歌妓舞姬,均愛慕其才華,但為時論所不許。后改名柳永,中進士第,官任屯田員外郎,但一生流落不偶,最終客死襄陽,埋骨異鄉(xiāng)。
相傳他死時家無余財,身后蕭條,靠昔日仰慕他的妓女集資營葬,草草料理后事。死后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群妓相約各攜酒菜食物赴其墳地祭掃。識與不識均奔集墓地,相沿成習。鄉(xiāng)間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及清王士禎《真州絕句》之五“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均敘此事。(典見《獨醒雜志》、《方輿勝覽》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