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6 18:00:42
4、應用——電熱器
四生活用電
(一)、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低壓供電線(火線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用電器、插座、燈座、開關。
2、家庭電路的連接:各種用電器是并聯接入電路的,插座與燈座是并聯的,控制各用電器工作的開關與電器是串聯的。
3、家庭電路的各部分:
⑴低壓供電線:
⑵電能表:
⑶閘刀(空氣開關):
⑷保險盒:
⑸插座:
⑹用電器(電燈)、開關:
(二)、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
原因:發生短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三)、安全用電:
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第八章《電與磁》復習提綱
一、磁現象:
1、磁性:磁鐵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吸鐵性)
2、磁體:定義:具有磁性的物質
分類:永磁體分為天然磁體、人造磁體
3、磁極:定義: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體兩端最強中間最弱)
種類:水平面自由轉動的磁體,指南的磁極叫南極(S),指北的磁極叫北極(N)
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義: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②鋼和軟鐵的磁化:軟鐵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磁材料。鋼被磁化后,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性材料。
二、磁場:
1、定義:磁體周圍存在著的物質,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
2、基本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而發生的。
3、方向規定: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北極靜止時所指的方向(小磁針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4、磁感應線:
①定義:在磁場中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任何一點的曲線方向都跟放在該點的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體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5、磁極受力:在磁場中的某點,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反。
6、分類:
Ι、地磁場:
①定義:在地球周圍的空間里存在的磁場,磁針指南北是因為受到地磁場的作用。
②磁極: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國宋代的沈括發現。
Ⅱ、電流的磁場:
①奧斯特實驗: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稱為電流的磁效應。該現象在1820年被丹麥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該現象說明: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且磁場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②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一樣。其兩端的極性跟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與磁極間的關系可由安培定則來判斷。
③應用:電磁鐵
三、電磁感應:
1、學史: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
2、感應電流:
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4、應用——交流發電機
5、交流電和直流電:
四、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1、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2、應用——直流電動機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世界》復習提綱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4、原子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常用單位:tgm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4、測量:
三、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變形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4、測體積——量筒(量杯)
5、測固體的密度
第十一章《運動和力》復習提綱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分類:(根據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⑵直線運動
Ⅰ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Ⅱ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5、力的測量:
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彈簧測力計: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7、力的表示法
六、慣性和慣性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七、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
物體受力條件物體運動狀態說明
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0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第十二章《力和機械》復習提綱
一、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2、塑性:在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面是否水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