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全民呼喚新冠疫苗早日到來。近兩日,國內外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捷報頻傳——
2月24日,美國制藥公司Moderna宣布研制出針對新冠病毒的人體疫苗,并已將第一批疫苗送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開啟安全性臨床試驗。
2月25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教授團隊宣布已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口服疫苗,目前正尋求合作方,推動疫苗早日走向臨床。
“疫苗研發非常重要,但是疫苗研發控制本次疫情是‘畫餅充饑’,‘遠水解不了近渴’。”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寧毅教授給當下的“疫苗熱”潑了冷水:疫苗從研制到上市最快也要6個月,8月前疫苗成功開發的可能性為“零”。
半年內成功開發是“忽悠”?
“等到疫苗開發成功,本次疫情就過去了。研發要積極務實,目前當務之急是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這才是重點。”寧毅指出,盡管國內外疫苗進展神速,但至少在六個月之內,疫苗成功開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此前,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姜世博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現在所有的宣稱已經研制成功新冠疫苗都是“忽悠”。“沒有哪個‘疫苗’能夠在兩三個月內用到新冠病毒的預防。”
“開發一種疫苗,首先要了解病毒特性,在動物實驗研究之后,在人群開展小規模的安全性研究,再逐步擴大人群規模,評價其安全性、有效性。在這個過程中,要精心地設計多個階段的研究方案,多階段獲得批準。研究還需招募研究對象,并且研究對象還有機會感染病。藥物研究和疫苗研究都有其規律,按照這個最基本的流程,半年之內都做不完。”寧毅說,疫苗上市前通過I、II、III期臨床試驗,尤其是大規模III期臨床實驗,往往需要上萬名,或至少幾千名的受試者,甚至會持續3-5年時間,耗費巨大人力財力,且要承受失敗風險。
對比2014年在非洲爆發的埃博拉疫情,雖然疫情爆發后,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制藥公司競相展開了針對疫苗開發的攻關,但直到2019年底,由默沙東公司申報的第一款埃博拉疫苗才在美國和歐盟獲批使用,埃博拉疫苗從研制到獲得批準耗時長達5年之久。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25日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記者會上表示,盡管Moderna在本周一已將疫苗樣本送交美國政府研究員,但“即使以火箭般的速度”,距離疫苗真正投入使用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對控制本次疫情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開發疫苗的前提是尊重科學規律。”寧毅說,疫苗開發技術的難度非常高,世界上成熟的疫苗屈指可數,即便技術上沒有太大難度,政策上也一路綠燈支持,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的實施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我們期盼疫苗研發的成功,但是,不能炒作疫苗研發,影響目前防控的焦點,現在的焦點還是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疫苗開發是長期的工作重點。
不要讓“疫苗熱”轉移了當下防控重點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2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06例,其中湖北新增確診病例401例,湖北以外新增確診5例。多省出現0增長,但“0增長”不等于零風險。
“現在大家把過多的精力都轉到疫苗上不是好事,對疫苗的過多關注反而忽視了當下疫情防控中的很多事情,包括疫區環境下公眾和救助人員的心理救助和人文關懷等。”寧毅指出,目前的防控重點還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控制傳染源,就是治療輕癥和重癥的新冠肺炎病人、有效地管理或者指導疑似病例和可能成為感染源的密切接觸者,使他們少接觸其他人等;切斷傳播途徑,有序科學地管理人群流動,提倡個人的健康習慣,比如洗手、危險環境下戴口罩、少去人流多的地方、通風、消毒措施,預防通過近距離接觸的傳播。
把握科學預防傳染病的情況下,逐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我們正在撲滅疫情的大火,雖然有殘余星星之火的危險,但是可以謹慎地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