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02 17:30:32
“我的眼里,根本就沒有差生!”王金戰說。
25年來,他從山東沂水、青島,一路教到北京,如今在北京海淀區人大附中任教。王金戰常年教高中數學、當班主任,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學生,可以說什么樣的學生都教過。
他有一句豪言:“現在,只要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中學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學的潛能!”
他曾讓一個全班倒數第一的“差生”,考上了北大。難道說,這位教了半輩子數學的普通教師,有什么超常的教育理念,或者說絕招?
讓一個“差生”變好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所謂的“差生”是怎樣形成的?
當一個學生反復遭遇失敗的打擊后,便成了“差生”。而讓一個“差生”變好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不斷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就能變成一個優秀生。這是王金戰多年來總結出的經驗。
一個差生上北大
“王老師沒看錯人。”在月考的總結中,王金戰一個勁兒地夸這個男生:“你們看人家這位同學,一下子差距能縮小30分,高三總共要經過8次大型考試,如果每次都能縮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學的問題了,而是考清華北大的問題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戰自己了。你站起來談一談,下一次你的目標是什么?”被表揚得暈頭轉向的男生,站起來說:“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數第一啦!”
對于這樣的“差生”,王金戰說當班主任的,有時就要拿放大鏡去找他的優點。“學習差的學生,在別人眼里,常常是一差百差。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能夠發現他們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和表揚,那學生對你的感激,真的是發自內心的,而且往往能記一輩子。所以,我帶過的學生中,對我最有感情的,往往是那些當初的‘差生’。”心態問題一旦解決了,學習效率也就上來了。一條蟲就能變成一條龍了。
因為這種鼓勵式教學,王金戰班上那個倒數第一的學生,第一次月考,在年級排名提高了161個名次后,非常振奮,也看到了自身的潛能,學習進步得異常迅速,以至達到了非北大不考的地步。
最終這個男孩和班里的有36人進了北大、清華,還有10人被哈佛、劍橋等海外名校錄取。上了北大后反思這段經歷,他寫道:我經歷了一場風波,幾經周折,最后終于獲得成功。我的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叫“浪子回頭金不換”。曾經做過浪子,經歷了許多壞的事情,走過了許多的彎路。有一天突然覺醒,重新振作,以后便再也不會被自己的脆弱而打敗。因為經過了磨煉,已懂得世間至美,已能區分人間善惡。我會永遠地珍藏我那段寶貴的經歷。時時激勵著自己,向前面的一個個目標發起挑戰。
哪個孩子愛當“差生”?誰不想讓別人認可自己?王金戰說在一個班上,學習不好的孩子最痛苦,老師同學瞧不起,家長不是打就是罵,常給臉色看,心里往往很自卑壓抑。“別看他們表面上裝得滿不在乎,其實心里很難過。”
王金戰坦言自己就曾是個“差生”,也經歷過被人看不起、鄙視的過程,最清楚“差生”的心理。
正因為有著這份曾經相似的經歷,他常常鼓勵那些“差生”:要想讓別人看得起你,首先你得看得起自己。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很落后,但只要你不服輸,在我眼里,你仍然是好學生。我最看不起的學生,就是自己承認不行的學生。哀莫大于心死,你心都死了,什么人來也救不了你。只要你自己想學,沒有學不好的。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可能創造奇跡。
當家長的,一定要記住一條:傾聽,往往比說教更重要。
學習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可為什么學生學不好,被苦苦折磨著?這不是學習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學習之外的諸多因素的干擾。假如一個學生心情舒暢了,全神貫注地學習,他會真的學,學習就會變得輕松容易。學業不好的孩子,大多是心理出了問題。
然而在心里上的疏導,家長的作用遠遠是老師代替不了的。雖然老師可以解答學業上的疑難問題,但學生跟教師的關系,遠達不到像家長那樣親近、親密,所以,孩子最好能跟家長無話不談。只要他把憋在心里的話說出來,負擔就減輕了。但是,現在好多家長一聽孩子說,就覺得凈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馬上不耐煩、訓斥,一下把孩子堵了回去,自尊心也極易受損,以后,再想讓孩子跟你說心里話,會很難。
王金戰認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你想命令他、控制他、強迫他,都只會讓他們反感、抵觸、叛逆。人人都渴望被尊重,渴望被人理解。現在學習中所附載的東西太多,壓力太大。當家長的,一定要記住一條:傾聽,往往比說教更重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