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03 20:55:41
52、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會根據圖象判斷)。
53、霧、露、“白氣”不是水蒸氣,是水蒸氣液化的小水珠;霜、窗花是凝華;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升華。
54、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55、分子間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時存在);分子間有空隙。
56、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57、沿海地區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動機的冷卻系統)。
58、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內能
59、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0、熱值、密度、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特性,不隨質量體積變化而變化。
61、兩塊相同的煤,甲燃燒的充分,乙燃燒的不充分,甲的熱值大(錯)。
62、固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有斥力(木棒很難被拉伸,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63、蒸發只能發生在液體的表面,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力學:
64、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65、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66、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67、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68、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彈簧測力計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時讀數。
69、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慣性是物體固有性質,不能說“受到慣性”
70、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錯,可能受到的是平衡力)
7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7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使物體發生形變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73、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②如果物體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
74、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所受拉力大與彈簧的型變量成正比這一原理制成的。
75、實驗中彈簧測力計不能倒著使用。
76、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77、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個力,可能小于其中一個力,可能等于其中一個力。
78、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79、相互作用力語法特點:A給B的力、B給A的力。
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80、慣性現象:(車突然啟動人向后仰、跳遠時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離開腳后向前運動、運動員沖過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甩掉手上的水)。
81、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82、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83、連通器兩側液面相平的條件:①同種液體②液體靜止。
84、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路涵洞等)。
85、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注意:用注射器打針過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原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