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1 17:35:55
平靜水面下暗潮涌動,3個月后,小小再次被發(fā)現(xiàn)半夜玩手機,手機來處不明,她說是借同學的,家長想來想去,應該是省錢加上積蓄,買來的。
現(xiàn)在的小小,與家長關系冷淡,學習成績下滑,眼睛近視嚴重,半年后的中考不知將何去何從。
1
暫且不討論小小父母陪伴缺失引發(fā)的不良后果,單說玩手機與成績之間之間有什么隱秘的聯(lián)系呢?學習哥曾在之前的文章中用調查呈現(xiàn)過。一位帶班多年的班主任通過分析班級期末成績單,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
手機使用的頻度和期末成績成反比,也就是說平時使用手機多的,或多或少會對成績有影響。目前成績退步嚴重,名次靠后的學生中,幾乎都有手機,大部分同學都會用手機玩游戲,其中一個男生已經有比較嚴重的依賴。
經過多年觀察,他還發(fā)現(xiàn):
在手機的擁有率上,重點班遠遠低于普通班。而且班里玩手機玩的最兇的學生,往往不是那些常人眼中的“富家子弟”,反倒是一些家境比較一般的孩子。
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著更強的自制力,或者說,家長在對孩子手機的管控上有著更清醒的認識。而經濟水平中下層的家庭反倒在嬌慣孩子,以致他們上課的時候不時拿出手機瞄一眼,課間爭分奪秒打一局游戲,連跟老師說話的時候,眼睛都盯著屏幕。
有次晚上的周測試,某教務處老師趴著窗從教室后面偷偷監(jiān)視考場。整個年段掃過去,每個班級都有學生在用手機作弊。聽到這個消息,班主任馬上聯(lián)想到一些家長的反饋:“其實我的孩子蠻聰明的。平時小考成績都不錯,一到大考成績就發(fā)揮失常,應該是心態(tài)不好。”真實原因也許就藏在手機里。
我們以為學生成績下降是因為玩手游,實際不是這樣。他們最頻繁的應用是——聊天。上課聊天(開小差),做作業(yè)時聊天(還可以傳答案抄作業(yè)),睡前聊天(第二天犯困)。
移動互聯(lián)網能夠彌合時間與空間的鴻溝,不少項目想借此把一線城市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導向三四線城市。可是人性決定了十幾歲少男少女最熱衷的不是自我教育,而是扎堆聊天:在自己的小圈子內,無憂無慮地插科打諢。
世界是平的,智能手機讓大家能隨時隨地聚在一起,目的卻不是學習。
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是進步。
手機作為科技的載體,它本身是沒有錯的。
錯的是我們,給了孩子誘惑,卻沒有給他抵抗誘惑的能力和方法。
2
未成年的孩子,心思單純,還不懂甄別來自網絡世界的各種訊息,誤傷在所難免。
所以,咱們家長需要做的,首先是讓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機,是跟孩子建立情感鏈接,讓孩子的情感體驗是充裕的而不是匱乏的,這樣手機啊網絡啊這些學習的天敵才不會趁虛而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