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5 22:23:32
5.理讀。
它的目的和重點在于在通過閱讀理清文章的思路。它要求學生反復琢磨課文的全部標題(包括課題),分析標題之間的關系,鉆研課文的結構、層次、劃分段落,列出提綱,理解文章主題思想和中心線索,掌握文章思路,有規律地加以思想分析和結構分析。
6.議讀。
它的目的和重點在于通過議論,發展學生的思維,解決閱讀中的疑難所在。它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抓住關鍵疑難,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找出依據,然后與同學、老師共同議論(包括評論、爭論),各抒己見,進行探討。
7.疑讀。
“學貴有疑”。它的目的和重點在于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思考的習慣。它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善于質疑問難,邊讀邊想,發現疑問,然后帶著疑問去查讀、詢讀,去解決問題。
8.避讀。
它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對經過努力解決不了的問題或無重要意義的內容以及自己了解的內容,避而不讀。它能培養學生從實際出發,抓住主要矛盾,具有避輕就重地選擇能力。
9.演讀。
要求學生對寓言,童話等閱讀內容邊讀邊表演。目的在于使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作者想在一起,接受熏陶感染,培養學生閱讀的動作反應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10.畫讀。
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畫。或者先閱讀后描摹,把閱讀內容,通過畫畫反映出來。它能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并作出相應的另一種形式的動作反應,養成學生聯想習慣和根據要求作畫的創造能力。
11.聯讀。
它重在對自己已有的知識回頭看,聯系舊知識,學習新知識。要求學生把閱讀新課與舊課結合起來,使知識系統化,既有效地復習舊知識,又較好地學習新知識。目的在于教學生逐步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并培養其聯想和綜合能力。
12.比讀。
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把不同的篇章、優劣各異的內容、相同或相反的知識通過比較找出異同,加深理解。尤其要把它帶到閱讀的第二課堂中去運用。它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讀書興趣,開闊學生眼界;同時也可培養研究、探索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