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20 14:09:38
7.浮力利用:
(1)輪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 能排開更多的水。
(2)潛水艇:通過改變 自身重量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他們是靠改變自身體積來改變受到的浮力來實現升降。
簡單機械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是:支點、動力、阻力 、動力臂、阻力臂 。
3.杠桿的平衡:杠桿處于靜止狀態或作緩慢的勻速轉動都叫杠桿平衡
4.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為:F1L1×F2L2
5.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 > L2,平衡時F1 <F2。特點是省力 ,但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 =L2,平衡時F1= F2。特點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6.定滑輪特點:不省力 ,但能改變力 的方向。(實質是個 等臂 杠桿)
7.動滑輪特點:省 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8.天平、動滑輪、定滑輪、汽車剎車、縫紉機的腳塌板、起重機的吊臂、剪鐵剪刀、理發剪刀、剪布的剪刀、鍘刀、起子、釣魚杠、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有動滑輪、汽車剎車、剪鐵的剪刀、鍘刀、起子,屬于等臂杠桿的有天平、定滑輪。
9.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滑輪組的優點是:省力,并可以改變力方向。
功和功率 機械效率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力作用在物體上;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 (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
(功= 力×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3.功的公式:W=Fs ;
單位:W→J;F→ N;s→m 。(1焦=1N·m ).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η=W有/W總
6.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需要測的物理量有拉力F、物重G、物體升高的高度h、繩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
實驗器材除鉤碼、鐵架臺、細線,還需要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動滑輪重、物重、繩與輪之間的摩擦力。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有減小動滑輪重、增加物重、減小繩與輪之間的摩擦力。物體提升的高度、繩子的繞法是否影響機械效率?不會
7.功率(P):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功率。計算公式:P=W/t ,或 P=F·V 。單位:P→ W ;W→ J ;t→ S 。(1瓦= 1J/S 表示的物理意義是:物體1S內做功1J。1千瓦=1000瓦)
8.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
機械能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
2.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 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3.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
4.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物體質量 越大,被舉得越高 ,重力勢能就越大。
5.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物體的形變程度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6.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能量的單位是:J
7.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8.人造衛星饒地球轉動時,從近地點轉到遠地點的過程中人造衛星的重力勢能將變大,動能變小,速度變小。(填“變大”、“變小”、“不變”)。
9.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水能和風能。
10.機械能的轉化和守恒: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如果沒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機械能的總量 不變。
溫度 物態變化
1.溫度:是指物體的 冷熱程度 。測量的工具是 溫度計 。
2.溫度計是根據 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3.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
1攝氏度的規定:把 冰水 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 1 ℃。
4.常見的溫度計有
(1)實驗室用溫度計;
(2)體溫計;
(3)寒暑表。
5.體溫計:測量范圍是 35 ℃至 42 ℃,每一小格是 0.1 ℃。
6.溫度計使用:
(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
(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浸沒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溫度計示數 穩定 后再讀數;
(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凹面相平。
7.固態 、 液態 、 氣態 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8.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9.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10.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
11.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
12.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 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處于固態。
13.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 。都要吸熱。
14.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 表面 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
15.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1)液體的溫度高低;
(2)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3)液面空氣流動快慢。
16.液化:物質從氣態 變成 液態 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7.升華和凝華:物質從 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 熱。
宇宙和微觀世界 分子動理論
1.科學家探究微觀世界采用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種假設,再通過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從而弄清物質的內部結構。
2.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 10-10 m,組成物質的大量分子間有 引力和斥力 。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歷程中,人們首先發現了分子,進而認識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結構的 核式 模型。后來人們發現原子核是由質子和 中子 組成的。質子和中了都是由被稱為 夸克 的更小粒子組成的。
4.宇宙是一個有數十億個星系的天體結構系統,地球是太陽系中的普通一員,而太陽又是銀河系中恒星中的一個。
5.天文學中,天體間相距遙遠,為此采取一些特殊長度做距離單位。例如,取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 天文單位 (AU),光在真空中行進一年,所經過的距離稱一 光年 (l·y)。
6.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50億年的一次宇宙大爆炸。譜線紅移這一現象說明星系在 遠離我們。
7.分子運動論的初步內容為: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2)一切物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8.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說一切物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
比熱 內能 熱量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 動能和 分子勢能 的總和叫內能。
2.物體的內能與 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 運動越快,內能就越大。
3.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4.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 。
5. 物體吸收熱量 ,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加 ;物體放出熱量 ,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少 。
6.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轉移內能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熱傳遞發生的條件是物體或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有溫度差。
7.比熱容(c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1℃ ,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的單位是:J/(kg·℃) 。
8.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形狀 、 大小、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狀態一定,比熱容就相同 。
9.水的比熱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0C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10.熱量的計算:Q吸=cm(t-t0) =cm△t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J;
c 是物體比熱容,單位是:J/(kg·℃);
m是質量;t0 是初溫;t 是末溫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質降低的溫度。
11.熱值(q ):單位質量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J/kg 。
1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mq;
Q是放出熱量,單位是J;q是熱值,單位是J/kg。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