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8-25 10:20:10
13、——學會寬容——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能諒解他人,寬容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當代人必備的道德品質,是一種境界,可以提升自我的生命價值。——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14、——平等地尊重他人——平等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尊重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尊重他人將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社會將擁有祥和的社會環境;
15、——誠實守信——因為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我們要正確理解誠信原則、與人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擁有誠信的智慧。
16、——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因為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主題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離不開公平;正義則保障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17、——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它們是青少年成長所需要的重要品質,它們有利于我們道德品質的提高,有利于我們開拓進取,有助于我們取得成功,
18、——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法律可以規范自己的行為,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有效地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19、——我們要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一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有益于個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現代文明的要求,符合科學精神和科學生活的要求,可以提高我們的情操。
三.評價問題:
1、答案組合:
行為評價(行為定性與判斷)+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質方面;
2、法律評價注意點:
1、違法;2、違法類別;3、違反法律《 》4、違反法律的規定、內容、5、原則;6、侵犯_____權利;7、沒有履行____義務;8、其社會危害是;9、處罰為;10、違反的道德要求(借鑒八榮八恥和公民道德實施綱要)11、應該怎樣做——公平和正義。12、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
3、法律方面青少年做法:①我們要學法知法守法,要自覺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的尊嚴;②我們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自律;③加強道德修養,餞行道德,從小事做起。④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善于同侵權行為做斗爭,承擔我們公民的責任⑤具體方法
4.維權題:通過宣傳法律知識+非訴訟途徑+通過訴訟途徑.
四.實踐題:
解題方法:
第一步:認真閱讀,概括出中心思想。
第二步:按照“是什么” “為什么” “怎么辦”的角度分別作答。
第三步:書寫時注意層次清楚,邏輯嚴謹。
方法一:“作為中學生面對某問題該怎么辦”類試題的解題技
設問關鍵詞:你怎么做、如何學習他們的……如何踐行……中學生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你有何打算等
解題方法:
一是思想上樹立什么觀念
二是行動上能做些什么,通常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自己怎么做、對他人做些什么、同什么行為作斗爭。
方法二:如何維權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設問關鍵詞: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你會怎么辦等
解題方法:
1.說理,侵犯什么權利或者什么權利被侵犯了。
2.協商,與具體的當事人進行協商。
3求助,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尋求幫助。
4. 起訴,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方法三:案例分析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解題方法:
首先:要對人物的行為進行評價(是否違法,是否侵權,侵犯什么權利)
其次:找出相關的法律依據。
再次:說明法律后果(是承擔責任,還是受到道德的譴責)。
最后:談具體該怎么辦。
方法四:“說點什么”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設問關鍵詞:請你對……說點什么、請你勸說……等。
解題方法:
首先:說說具體的法律知識或道理、觀點(是什么)。
其次:談談為什么(影響或危害)
最后:說維權之路(或怎么辦)
方法五:探究原因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設問關鍵詞:為什么、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等。
解題方法:先答這樣做的必要性,再答這樣做重要性。
方法六:評析、辨析或判斷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設問關鍵詞:評析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辨析、先判斷后說理……
解題技巧:
第一步:判斷正誤。先分析材料或觀點,然后判斷人物的言行或觀點是正確或是錯誤,是違法,還是侵權
第二步:分析道理。就是結合教材知識,說明觀點對或錯的原因,
第三步:總結觀點。就是要強調正確的觀點或正確的做法;對于錯誤的觀點,要拿出正確的做法。
方法七:啟示類試題是解題技巧
解題方法
1. 讀懂材料,明確材料反映的現象或問題
2. 要弄清設問的指向,明確要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啟示。
3. 要找出材料所敘述的問題或現象產生的原因,也就是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礎上談談“我們應該怎么做” (對于正確的加以肯定,對于錯誤的指出正確的做法)
方法八:談感想類試題的解題技巧
設問關鍵詞:結合材料談談你的感想、你的感受………
首先:答材料體現了什么觀點,并對材料中的行為加以簡單的評價(是什么)
其次:答這樣做的原因(為什么)
最后:下結論,表明我們要怎么做(怎么辦)
相關推薦:
點擊查看更多知識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