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12-19 12:04:56
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1、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上;
2、解題始終不能把握其中關鍵的數學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題,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3、解題時,小錯誤太多,始終不能完整的解決問題;
4、解題效率低,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題目,不適應考試節奏;
5、未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不能習慣性的歸納所學的知識點;
6、學習缺少科學性,上課不認真記筆記,課后不能及時鞏固、復習;忙于應付作業,對知識不求甚解。
7、忽視基礎,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輕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反而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 ,好高騖遠,重“ 量” 輕“ 質”,沒有堅實的基礎和基本功,到考試時取得不了高分;
8、忽視作業或練習,缺乏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有時練習冊上的答案由于印刷錯誤,孩子們作業做完后核對答案時不相信自己的結論,把自己的答案一劃,把錯誤答案抄上;書寫規范性差;
9、周練考試出錯率高,一種是一時想不出怎么做,事后會做,臨場狀態不好;第二種是表面上會做,但由于審題不仔細,對概念理解不清,計算不準確;第三種是時間不夠,解題速度慢,平時做題習慣不好,不講速度;第四種是根本做不出來,基本功不行,更欠缺融會貫通能力。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在初一階段不能很好的解決,在初二的兩極分化階段,同學們可能就會出現成績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夠打好初一數學基礎,初二的學習只會是知識點上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加,在學習方法上同學們是很容易適應的。
2學習方法:
1、建立數學糾錯本。做作業或復習時做錯了題,一旦搞明白,決不放過,建立一本錯誤登記本,以降低重復性錯誤,不怕第一次不會,不怕第一次出錯,就怕下一次還犯同樣的錯誤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
防錯。達到:平時作業、課外做題及考試中,對出錯的數學題建立錯題集很有必要。
2、記憶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
3、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從多側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實質。
4、經常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想,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
5、理解和弄懂所學的數學知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學習不僅要理解和記住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而且還要想一想它們是如何得來的,與前面的知識是怎樣聯系著的,表達中省略了什么,關鍵在哪里,對知識是否有新的認識,有否想到其他的解法等等。這樣細加分析、考慮后,就會對內容增添某些注解,補充一些新的解法或產生新的認識等。
6、把學過內容貫串起來,加以融會貫通,提煉出它的精神實質,抓住重點、線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組織整理成精煉的內容。這時由于知識出現高度概括,就更能促進知識的遷移,也更有利于進一步學習。
3學習建議
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動手、重歸納、多復習、算準確、寫規范。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養成預習、聽課、復習、作業、解題等方面的習慣。
1、預習:
上課前對即將要上的數學內容進行閱讀,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于掌握聽課的主動權。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
(1)看書要動筆。(不動筆墨不讀書)
①一般采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在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上做記號;
②預習時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翻書查閱摘抄,采取措施補上,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
③了解本節課的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采取什么方法,重點關鍵在哪里等等。
④要把某一本練習冊所對應的章節拿出來大致看一遍,看哪些題一下能看會,哪些題根本看不懂,然后帶著疑問去聽課。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