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1-03-22 16:14:40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2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2年起,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分為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和統一招生錄取三種類型。
。ㄒ唬┳灾髡猩浫
1.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錄取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和市特色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計劃,面向全市范圍內有創新潛質、學科專長、體育或藝術特長的初中畢業生。
招生學校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按招生計劃1︰1進行擇優預錄取。預錄取考生計分科目總成績(含政策加分,下同)達到當年度相應最低控制分數線方可被正式錄取。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數合計不超過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總數的6%,其中優秀體育學生、藝術骨干學生自主招生計劃合計不低于該類自主招生計劃的15%。試點“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的普通高中學校和市特色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計劃相較于當年度其他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自主招生計劃占比可適當增加。
各招生學校制定自主招生計劃,并報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后,經市教育行政部門協調統籌后下達。各招生學校根據自身辦學水平和特色,確定綜合評價內容,規范并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查程序和錄取結果。
2.中職校自主招生錄取
中職校自主招生錄取,主要招收技能水平高、職業傾向明顯,有意愿接受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中職校自主招生包括中本教育貫通培養模式、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中高職教育貫通培養模式、中職校提前招生(需面試或測試的專業)等類別,各類別可同時兼報。
各中職招生學校制定自主招生計劃,經市教育行政部門協調統籌后下達。
。ǘ┟~分配綜合評價錄取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以下簡稱“名額分配”)具體包括兩類:名額分配到區招生錄取、名額分配到校招生錄取。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占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招生總計劃的50%-65%?忌梢蕴顖1個名額分配到區招生志愿和1個名額分配到校招生志愿。
招考機構根據考生志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計分科目總成績(含政策加分,下同)進行排序,對達到“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相應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招生計劃1︰2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檔。招生學校結合投檔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綜合考查(滿分50分,具體辦法另行頒布)。招考機構將考生計分科目總成績和綜合考查成績合成總分。其中,名額分配到區招生錄取,以區為單位,依據總分排序按計劃錄。幻~分配到校招生錄取,以初中學校為單位,依據總分排序按計劃錄取。
具備獲得名額分配到校計劃資格的學校須為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填報名額分配到校招生志愿的此類學校考生,須為其所畢業學校的在籍在讀滿三年的應屆初三學生。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由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并報市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忌Y格由畢業學校認定,并報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備案。
1.委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
委屬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占其招生計劃總數的65%,原則上以各區當年度中招報名人數占全市中招報名人數的比例為測算依據分配到各區,分配到各區的計劃中須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隨機為原則分配到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
招生計劃由各招生學校根據辦學條件和實際招生情況進行編制上報,市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各區教育資源分布、人口流動等情況協調統籌后下達。
2.區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
區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占其招生計劃總數的50%-65%,其中,分配到區招生計劃約占本校名額分配招生計劃的30%,分配到校招生計劃約占本校名額分配招生計劃的70%。
區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額分配到區招生計劃的90%-95%分配到外區,原則上以各區當年度中招報名人數占全市中招報名人數的比例為測算依據進行分配;其余5%-10%分配到本區。
各區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額分配到校招生計劃,原則上以所屬區內各所不選擇生源初中學校中招報名人數占本區該類學校中招報名總人數的比例為測算依據,分配到本區每所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實現名額分配全覆蓋。
招生計劃由各招生學校根據學校辦學條件和實際招生情況進行編制并上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后,經市教育行政部門與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協調統籌后下達。
。ㄈ┙y一招生錄取
統一招生錄取包括兩類:普通高中統一招生錄取、中職校統一招生錄取?忌商顖15個統一招生錄取志愿和1個征求志愿。
招生計劃由各招生學校根據學校辦學條件和實際招生情況進行編制,并上報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后,經市教育行政部門與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協調統籌后下達。
招考機構根據考生志愿、計分科目總成績依次投檔錄取。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