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宜昌市教育局 作者:宜昌市教育局 2021-08-19 15:37:30
14.抓實課后服務。堅持托得住、管得好、服務優,落實課后服務“5+2”模式,提供午間營養餐服務,確保秋季開學義務教育學校、有需要的學生兩個“全覆蓋”,各校抓緊制訂課后服務方案。探索推進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開設自習班。盡量保證校內完成書面作業,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15.落實“雙減”要求。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應教盡教,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結合落實“五項管理”要求,各校制定作業管理辦法,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科學合理布置作業,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持續規范治理校外培訓機構。
16.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教育、衛生、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聯防聯控的開學保障機制,健全疫情研判、家校溝通、信息共享聯動機制,動態掌握居住地、學校所在地防控要求,科學有效指導。按照各級最新防控要求,各地對屬地學校嚴格評估驗收,未通過的一律不得安排開學。
04
入學報到
1.落實防疫要求。學校按相關規定做好師生健康管理,中高風險區或持黃碼、紅碼的師生暫緩返校。分學校、分年級錯時錯峰返校,入校前師生員工須提供健康承諾書。暑假期間出現集中隔離、居家觀察、離開過宜昌市域、到過中高風險區等健康異常情形的師生員工、校外培訓機構教職員工以及家長有過中高風險區旅居史或紅碼的,報到時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前一周有發熱、干咳、腹瀉等癥狀的師生員工及時報告學校,治愈后方可返校。
2.做好路途防護。全程正確佩戴口罩,注意保持個人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盡量避免接觸其他人員,提倡采用私家車方式返校。來(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干咳、乏力、腹瀉等癥狀,第一時間到就近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并及時報告學校。不提倡高校新生和其他學生家長陪同學生返校,家長或其他陪同人員不得進入校內。
3.抓細報到工作。各校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組建專班提前做好入學報到工作。師生員工根據入學報到要求,按時、分批有序到校。保持1米社交距離完成體溫檢測、癥狀詢問、身份核實,高校學生須核驗健康碼、行程碼。師生員工若出現體溫異常等可疑癥狀,按照各校應急處置流程及時妥善處置,并及時報告屬地衛健、疾控、教育部門。
4.加強聯防聯控。主動協調公安機關落實高峰勤務,最大限度派出警力,維護校園及周邊秩序。校園責任民警、責任督學到責任學校督促學校完善內部安全措施。各校專題研究部署校園安全工作,認真對照中小學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有關要求,重點落實“三個100%”,緊盯校園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嚴防出現責任盲區、工作死角、防控漏洞。
05
常態防控
1.強化封閉管理。落實校園常態化防控措施,特別是進出校園必須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登記等措施,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確需進入校園人員須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及疫苗接種情況,落實實名登記。加強對教室、宿舍、食堂等消毒通風。
2.強化食品安全。加強學校食堂、供餐企業及從業人員管控,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定期清理庫存食品,及時處理不宜加工的原輔助材料,重點做好冷鏈食品排查,不訂購來源不明冷鏈產品及冷葷涼菜、生食水產品,降低冷鏈傳播風險。引導師生分批、分時段錯峰就餐、隔排就座。
3.強化多病共防。增強校醫、保健教師等隊伍力量。聚焦學校常見的流感、諾如病毒、手足口病、肺結核、水痘等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防控,嚴格落實學生晨午晚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和登記制度,做到傳染病聚集性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將結核病篩查納入新生入學體檢必查項目。
4.強化健康教育。持續引導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線、分餐制等衛生習慣。加強學生近視防控,教育引導學生適當科學運動,平衡營養膳食,合理安排休息。在組織學校文體活動等教學集體活動時,綜合考慮學校防控壓力等情況,制定防控方案,避免人員交叉接觸。
06
工作要求
1.壓緊壓實責任。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和松勁心態,始終繃緊疫情防控之弦。持續加強本地本校防控監管,全面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師生自律責任、家長監護責任。堅持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強化統籌協調,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2.加強宣傳引導。多形式宣講疫情防控形勢和國家、省市、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遵守疫情防控規定,服從屬地衛健、疾控、教育部門和學校安排。教育引導師生和家長關注疫情形勢,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引導家長加強對自身和子女的健康監測,強化家校協同防控、協同育人。
3.突出督導檢查。各地各校對照新版防控技術方案,對疫情防控、開學準備、校園安全、教學安排等工作逐項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缺,并督促整改到位,不符合教育部“三項入學標準”的一律不得開學。各地教育局會同衛健、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實地督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編輯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高中新生入學須知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