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05-13 13:44:2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初一下冊期末考試復習:在沙漠中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沙漠中心
	
	  一、中心思想
	
	  記敘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絕望”到“樂觀、平靜”的心理過程,通過對沙漠奇景的描繪和“我”內心的獨白,表現了“我”戰勝困難、走出沙漠的堅定信念,以及對生命的熱愛與渴望。
	
	  二、字詞
	
	  硌(gè)   輻射   篩糠    協奏    噎    軀殼    臍帶    犁鏵    真諦    蟲豸(zhi)  乙醚     根深蒂固    陰謀詭計    桅桿   樞紐   卷土重來   蕓蕓眾生   死得其所   幻影
	
	  三、句子解析
	
	  1、作者能從痛苦、絕望中轉而變得樂觀、平靜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認為他的死亡時人的忍耐力所致,決不是他的錯。如果能回去,他會卷土重來。他的冒險是去尋找自己的真理,這就是對人類的責任感。他認為為人類的命運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2、作者的這種冒險精神是為了什么?
	
	  作者熱愛生命,但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對一個責任的承擔。這個責任就是對人類咱新的建設事業負責,對人類的命運盡一點責任。為此冒險是值得的,是崇高的。
	
	  3、“我”喜歡“生命”,卻又“平靜地面對死亡”,矛盾嗎?
	
	  不矛盾。“我”喜歡生命,但因為“我”理解了生命的真諦,認為人只有在“工作中是幸福的”,只有那樣人生才會充實有意義。“我”“平靜”是因為我沒有遺憾,因為已經“奮斗過”,所以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但也決不會放過任何求生的機會。
	
	  4、作者為什么說“飛機,它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工具”?
	
	  因為人們只是通過飛機這個工具,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去尋找真理。
	
	  5、如何理解“我把露水當做希望”?
	
	  表明了我當時處境的艱難,同時也說明了“我”的頑強和樂觀的精神。
	
	  6、如何理解作者把某些人比作“螞蟻一樣的蟲豸”?
	
	  把因承受著某種感覺不到的壓力而沒有思想的人比作螞蟻一樣的蟲豸,貼切、形象。也寫出了“我”對奮斗與人生意義的思考。
	
	  7、“我奮斗過,但我失敗了”分別指什么?
	
	  “我奮斗過”是指“我”駕駛飛機用生命探索,開辟新航線。“但我失敗了”是指在這次飛行中,飛機墜毀在利比亞沙漠。
	
	  8、如何理解“不過,我總算呼吸過海風了”?
	
	  這里的“海風”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理想實現前的曙光,事業成功前的指向標。
	
	 
相關推薦:
	  2022年中考體育考核注意事項及訓練方法匯總
	
	   2022年中考各學科知識點及考點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