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06-29 18:07:41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2年初中政治答題技巧:主觀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一般思路
讀題→審題(審設問、審主體、審材料)→聯(lián)想(教材知識、時政知識)→撰寫提綱→答案要點(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
(二)主觀題審題過程要注意“六部曲”
a.看:看設問。看設問的范圍(法律、國情);角度(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b.抓: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中心意。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來抓。
c.領:領悟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考什么知識原理。
d.聯(lián):緊扣題目的材料聯(lián)系相應的教材術語和時政術語。
e.列:列出答題綱要,即把題目設問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時政知識等按先后列出要點。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倒推重審題,注意題分值(看分作答)。
(三)主觀題答案組織要注意“六個化”
a.解題過程程序化:每答一題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來進行;
b.答案組織要點化:每個要點自成一點,自成一理;序號排列;
c.答案表述術語化:采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辟術語;
d.答案結構邏輯化: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觀、宏觀等邏輯關系;
e.答案編寫完整化:聯(lián)系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最新觀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答題而爭取加分(內在美);
f.字跡書寫整潔化:要注意改卷老師的心理,以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四)常見題型的答題方法
1.“漫畫”型題目:
解答好漫畫題主要做到“三步走”
①析漫畫,點本意。做好“三看”:首先,看標題,標題對理解漫畫寓意也起導向和引領功能,看標題,往往能粗略地覺察到此漫畫與教材上什么知識點相關聯(lián);其次,看文字;再次,看畫面,漫畫常用的手法是夸張,漫畫的夸張之處往往也是漫畫的真正寓意所在。
②連教材,覓“結合”。試題在書外,理論在教材。在觀察漫畫的基礎上,聯(lián)系教材的有關內容,多角度進行分析,尋找漫畫與教材的結合點,這是解題關鍵。
③組答案,亮觀點。針對漫畫所反映的問題,抓住漫畫和教材的結合點,亮出觀點,組織答案,這是解答漫畫題最重要的一步。
2.“圖表”型題目
圖表題是考查學生獲取信息、整合處理信息能力的一種綜合性題型。
解題思路:做到三個“三”
(1)三讀
①讀圖表。圖表一般由標題、時間、項目、數(shù)據(jù)等構成。
②讀注文。圖表下的注文對圖表起補充作用,對答題思路有提示作用。
③讀設問。圖表是為設問服務的,讀設問,一要弄懂各問分別問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三比
①縱向比較。縱向比較就是對同一項目內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變化發(fā)展的趨勢。
②橫向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差異性,從而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③表與表之間的比較分析。圖表與圖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抓住聯(lián)系,就會產生新的認識。
(3)三到
①由數(shù)字到術語。圖表型主觀題往往以數(shù)字來表達某種現(xiàn)象,在回答問題時必須用術語概括出這一現(xiàn)象。
②由現(xiàn)象到本質。揭示出背后的本質聯(lián)系。
③由理論到實踐。中考不僅僅考查我們認識問題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考查我們在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認識”型、“啟示”型題目
設問方式:①“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啟發(fā)”;②“談談你的看法、體會、認識”;等等。
解題思路:啟示類題目可按照“示—理—啟”(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解題思路作答。
(1)“示”即展示(是什么)。一是讀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確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現(xiàn)象和問題;二是讀懂設問的指向和規(guī)定,明確設問要求回答的啟示。
(2)“理”即道理(為什么)。即“材料反映的內容”的依據(jù)、原因、重要性(必要性)、不做的危害性等。
①依據(jù)。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理論根據(jù)(包括路線、方針、政策、國策、戰(zhàn)略、原則、原理、法律、法規(guī)等)。
②重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③必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現(xiàn)象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導致的消極后果。
(3)“啟”即啟發(fā)(怎么辦)。即政府、社會、學校、公民、青少年等準備怎么做、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就是根據(jù)所找出的現(xiàn)象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后在這方面應該怎么做。
總結:回答時,應在對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提煉的基礎上,從中先歸納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識和道理,然后再推論出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么辦與怎么做的危害。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4.“評析”型、“辨析”型題目
解題思路:“性質判斷—理論依據(jù)—后果影響—表明正確的態(tài)度和行為”
①這種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給行為定性)
②這種行為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品質(一般從法和德的角度進行評價定性,違背了道德和法律)
③這種行為有什么意義(或危害、影響;不正確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原則、沒有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正確行為——符合哪些法律、原則、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