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現象(B)
1、溶液
①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②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穩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FeSO4溶液為淺綠色;Fe2(SO4)3溶液為黃色】;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c、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質的體積+溶劑的體積;d、溶液的名稱:溶質的溶劑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③乳濁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
④懸濁液:不溶性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
2、溶液的組成
①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質可以有多種,溶劑只能有一種。
②溶質和溶劑的判斷:
a、液態的為溶劑,固態或氣態的為溶質;
b、都為液態時量多的為溶劑,量 少的為溶質;
c、溶液中有水時,規定水是溶劑,其它的為溶質;
d、可以根據名稱(某溶質的某溶劑溶液)判斷,名稱前面的為溶質,名稱后面的為溶劑。
3、影響溶解速率的因素
①溫度:一般固體物質,溶劑溫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②溶質顆粒大小:溶質顆粒越小,與溶劑接觸面積越大,擴散到溶劑中的速率越快,溶解速率也越快。
③攪拌:攪拌或振蕩能加速溶質在溶劑中的溶解速率。
4、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常見物質溶解過程中的熱量變化: NH4NO3溶解吸熱;NaOH、濃H2SO4溶解放熱;NaCl溶解沒有明顯熱現象。
5、溶液的導電性
如果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離子 ,該溶液便能導電。反之,溶液中沒有可自由移動的離子,該溶液便不能導電。
①酸、堿、鹽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其溶液中都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因此酸、堿、鹽的溶液一般均導電。
②有機物形成的溶液,如碘酒、蔗糖水,在水溶液中,溶質、溶劑均以分子形式存在,沒有自由移動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因此不導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