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9-25 16:58:44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代特征】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后,世界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平靜。1929年開始,隨著一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和肆虐,資本主義世界再次動蕩起來,最終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1.危機時代: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大危機,并引起嚴重的政治危機。面對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實行新政,經濟緩慢恢復過來,德、日兩國則走上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戰的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
2.戰爭時代:20世紀30年代,日本、意大利、德國先后發動局部戰爭,隨之演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結束。這次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深刻影響了戰后世界的發展。
【核心考點】
1.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從美國開始,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其特點是范圍廣、時間長、破壞性大。
2.美、德、日等國擺脫經濟危機的途徑: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成功擺脫危機,并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提供了先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戰的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
3.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國家干預經濟。根本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鞏固資產階級統治。措施有: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中心措施)、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積極作用:美國經濟得以緩慢復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得到增強。
4.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標志:1922年,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
德國法西斯建立的標志:1933年希特勒上臺執政,成為國家元首(標志著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日本法西斯建立的標志:1936年,軍部法西斯掌握政權(標志著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5.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二戰的主要戰場
有:歐洲西線、東線戰場;北非戰場;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6.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1941年6月,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7.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8.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的標志:1942年1月,26個反法西斯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作用: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9.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7—1943.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10.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對德國實行分區占領;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對日作戰。
11.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戰場的夾擊之中。
12.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正義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14.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各國人民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