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0-10 14:13:34
一、要積累作文材料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同學們寫好作文應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同學們寫日記的通病是
記流水賬,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建議你們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認為很精彩的內容摘錄下來,不僅能避免遺忘,而且翻閱起來也很方便。
所謂值得摘錄的“精彩內容”。與閱讀者的興趣、愛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關,并無統一標準。一般來說,精彩警策的語句,生動形象的描寫,新穎深刻的觀點,活潑有趣的對話乃至優美的詞語,都可以分類摘錄。為了以后查閱方便,在摘錄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處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學寫過摘錄或讀書筆記,但堅持寫的不多。一項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
有人統計:馬克思寫《資本論》,寫過“摘要”的書籍多達1500多種;列寧寫《哲學筆記》,
直接引用的哲學著作多達數十種。像革命導師那樣,堅持寫摘錄式讀書筆記吧,它能使你成為聰明、充實、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寫作時文思敏捷筆下生花。
二、要按循序漸進的規律訓練
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長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訓練的序列。怎樣的序列是最合理的,從眾多寫作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異彩紛飛的“序列”,還很難談那一種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下面介紹“七先七后”的訓練序列,也許是比較具有普通意義的一種,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使用。
1.先練習寫記敘、描寫文章,后練習寫說明、議論的文章。
2.先練習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后練習寫別人轉述的事
3.先側重訓練觀察和積累,后側重訓練分析和表達。
4.先練習寫單純的事,后練習寫復雜的事。
5.先不受寫作“框框”的限制,放開膽子寫;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點作規范訓練。
6.先“模仿”,寫依樣畫葫蘆的文章;后“創造”,寫新穎別致的文章。
7.先力求把文章寫長,強調擴展與鋪陳;后力求把文章寫短,講究簡潔凝煉。
以上“七先七后”,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具體到抽象,和能力培養的規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時或達到何種程度作為先與后的界限,這又是個不能“一刀切”的問題,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的同學將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復安排,如模仿創造再模仿再創造,也未嘗不可。
三、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同學們從小學進入初中后,作文訓練踏上新的歷程,要特別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從作文比賽獲獎同學的寫作經驗中,我們總結出下面七條良好的寫作習慣,供同學們參考。
1.“天天動筆,多少寫一點”的習慣。不少獲獎同學說他們的作文獲獎,歸功于他們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則多寫,時間緊則少寫,哪怕少到幾十個字,也從不間斷。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即能使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2.“通篇構思,寫作文提綱”的習慣。寫作文切忌寫了上段還不知道下段寫什么,一定要通篇構思,并且用提綱的形式把構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來。長期從事寫作的人動筆前也是有提綱,不過有的把提綱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罷了。
3.“默誦文章初稿”的習慣。古代寫詩,有“吟”和“哼”的習慣,因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問題來的,念出聲。如果是在考場上,就只能默讀,才能發現句子是否順通,語氣是否連貫,文脈是否流暢,音韻是否和諧。
4.“認真修改”的習慣。古人云:“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經驗。如果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好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5.“不說假話”的習慣。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點虛假都騙不過讀者的眼睛。如果同學們初學寫作就染上無病呻吟的絕癥,作文的前途幾乎就沒有好起來的希望了。
6.“不要硬寫,強迫自己寫”的習慣。魯迅說寫不下去不要硬寫,當然是對的,因為硬寫出來的東西免不了虛假。但是,同學們面隊老師的作文命題,如果一時寫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寫”為由而不交卷。一時寫不下去,放一會兒是可以的,但要強迫自己去思考,去徹底清查你的“材料庫”,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題的材料。經過多次“強迫自己寫”,思路打開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保持文面整潔,書寫力求規范”的習慣。現在的青年學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儀表,這是無可非議的。“文面”整潔和書寫規范就是作文的儀表,自然是非講究不可的。
選材
材料,是文章的基石。我們生活在一個“革新”的年代,生活中充滿著新人、新事、。寫作的原始材料,是沒有經過概括和提煉的實際生活現象,包括現實生活中作者接觸到的人物、事件、情景、印象、問題、數據、圖像等。素材來源于生活,是凌亂分散的,但它是寫作材料的來源。有經驗的作者認為,只有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素材,才有可能進入寫作過程。當然,小學生作文的素材,不一定要求精心提煉、加工,只要認真觀察、細心體驗,一事、一人、一物、一景,只要有意義,都可以當做文章的生活素材去反映它。
題材
題材就是構成文學藝術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體描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題材是指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某一個較大的范圍,如工業題材、農業題材、軍事題材、學校生活題材、歷史題材等;狹義的題材,是指作者為了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對素材進行選擇、概括、提煉而在作品中具體描述的材料。題材與中心思想的關系極為密切,中心思想是通過題材表現的,題材又必須受中心思想的制約。因此,選擇題材必須以是否有利于表現中心思想為依據。
選材
“選材”,從字面上看就是“選擇材料”,它有兩方面的含義:廣義上講是泛指進入作者腦海的、為作者所搜集整理的所有事例;狹義上講是指作者圍繞某一主題(中心思想)經過一番挑選而最終選入文章的一些事例。
我們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接觸到了很多人,了解到了許多事,各式各樣的,紛繁錯雜。我們的頭腦就像一個加工廠,我們的所見所聞就是寫作的“原材料”。同學們如果時刻留意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悟到的都記下來,日積月累,細流成海,就能為寫作儲備豐富的“資源”。有些同學常在作文課上發呆,不知如何下筆,究其原因,是由于胸中無物,心中無語,以至于寫作時搜腸刮肚,無從下手,就算勉強湊成一篇,也會因為材料的貧乏、內容的空洞而難以贏得閱讀者的好感。可見寫作的成效,恰恰就始于動筆之前對材料的積累。
然而,占有了很多材料,也只是邁出了寫作的第一步,并不能保證寫作的成功。有的同學寫作文時,往往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全部羅列出來,洋洋灑灑,無不囊括,類似雜貨鋪或者流水賬,讓人看不出頭緒來。因此,有必要時常把所積累的材料作書面的歸納整理,分門別類。這好比在材料庫中設置了一些小門,不同的小門中裝著不同的原材料,根據文章主題的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恰當的取舍。
選材要緊扣中心
每篇文章都要表明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及態度,即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這就是文章的中心。為了使文章中心突出,在選材時必須對可供寫作的題材一個一個地加以嚴格審查:哪些材料最能深刻地表現所要表達的中心;哪些材料跟中心思想有關,但不太密切;哪些材料與中心思想基本沒有關系。根據與中心思想的關系,決定哪些是重點材料,必須寫入文章;哪些是次要材料,可作陪襯;哪些材料與中心無關,必須舍棄。
相反,如果不圍繞中心選材,寫出的文章要么多中心,要么無中心。請看有位小朋友在《春游》一文中寫了這樣一些內容:
1.老師宣布明天去西郊公園春游,同學們興高采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