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18 17:34:10
4.太平天國運動重大事件(單選題)★
金田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發動起義。
南京改名天京
1853年攻克定為太平天國首都。
天京事變
1856年,成為太平天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1864年
6月,洪秀全病逝,天京被湘軍攻破,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
5.《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單選題、簡答)★★
《天朝田畝制度》
1853年冬頒布,這是一個以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最能提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代表了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徒弟的強烈愿望,反映了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①《天朝田畝制度》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②規定了農副業產品的生產與分配;③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提出的理想社會不切實際的空想;盡管能給封建統治造成沖擊,但難以建立新的社會制度。
《資政新篇》
太平天國后期洪仁玕提出,這是。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加強中央集權,學習西方;經濟方面,發展資本主義;思想文化方面,提倡興辦學校等事業;外交方面,主張同世界各國交往等。
6.太平天國農民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及歷史意義(簡答)★
根本原因,是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
(1)太平天國失敗的。
(2)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
(3)沒有正確的政治綱領。《天朝田畝制度》雖有反封建的意義,但沒有實現的現實依據。
(4)不能保持農民隊伍的團結一致。
(5)太平天國領導人對外國資本主義列強侵華野心缺乏理性的認識。
經驗教訓:
太平天國起義的發生和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力量,但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它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
歷史意義:
①打擊封建統治階級;②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③沖擊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④打擊外國侵略勢力;⑤19世紀中葉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的耀眼明星。
7.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思想、組織(單選題)★
奕䜣
19世紀6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中倡導洋務的首領人物是。
馮桂芬,后被進一步概括為“中學為題,西學為用”。
對興辦洋務的指導思想最早作出完整表述的人
《勸學篇》
1898年,為對抗維新變法而發表的洋務派官僚。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清政府設立的綜理洋務的中央機關是。
8.洋務事業(單選題)★
一是興辦近代企業
。洋務派創辦的規模較大的近代軍事企業是。洋務派舉辦洋務是從著手的,目的首先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
二是建立新式海陸軍
。到19世紀90年代,洋務派建成的新式海軍中的主力是。
三是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洋務派在1862年創辦的翻譯學堂是;近代中國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學生是在。
9.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和歷史作用(簡答)★
原因有:
第一、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第二,洋務運動對西方列強具有依賴性;第三,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歷史作用:
(1)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早起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2)成為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3)傳播了新知識,打開了人們的眼界。(4)引起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變化。
10.戊戌變法人物的著作(單選題)★
康有為
的著作:“兩考一理”:。
梁啟超
的著作:講“義”:(在上海辦了);
譚嗣同
的著作:(殺身成仁)。
11.19世紀末,維新派與守舊派論戰的主要問題及意義(簡答題)★★
1、要不要變法;2、要不要興辦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3、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學堂。
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
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實質上是。通過這場論戰,進一步開闊了知識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開始改變了社會風氣,為維新變法運動做了思想輿論的準備。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