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12-15 08:59:4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3年廣東廣州中考招生考試改革實施方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2月12日,《廣州市教育局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發布。《實施意見》透露,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教育考試院命題過渡,但2023年將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南沙區等部分普高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可將區屬普高不超過2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非中心城區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高或將增加;隨遷子女升學實現“兩統一”,全面清理加分或優待項目。
六大“不變”
廣州市是省中考改革試點市,2018年12月出臺了中考改革試點文件《廣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穗教規字〔2018〕8號),該文件實施對象是2021年至2023年的初中畢業生,將于2023年12月屆滿。因此,結合近年來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情況,擬制了《實施意見》,進一步深化改革。
《實施意見》明確了廣州市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適用對象、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招生錄取與管理、保障措施等內容。
適用對象為2024年—2026年廣州市初中應屆畢業生和報考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的返穗生、往屆生。
中考政策“不變”的內容有:考試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保持不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作用保持不變;錄取批次和補錄規則保持不變;名額分配招生學校適用范圍、比例保持不變;自主招生學校適用范圍、比例保持不變;隨遷子女包括公辦普通高中“兩個有”條件保持不變。
五大變化
中考政策主要擬調整變化的內容主要是五方面。
一是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教育考試院命題過渡。省級統一命題有利于引導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鞏固提高“雙減”工作水平,促進減負提質,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不管是省統一命題還是市統一命題,均要求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科學設置試卷難度,按照“兩考合一”“兼顧畢業和升學”的功能定位,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堅決防止偏題怪題,促進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質。
二是優化部分區屬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的比例。“十三五”以來,廣州市加大外圍城區優質普通高中學校建設力度。南沙區等部分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可將不超過2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在非中心城區,引入省外優質教育資源新建的區屬普通高中學校,可將部分招生計劃面向全市招生。
三是隨遷子女升學實現“兩統一”。“十四五”期間,廣州市將新增約3萬個公辦普通高中學位。《實施意見》繼續優化港澳等隨遷子女入學條件,實現“兩統一”,即各區招收隨遷子女比例的范圍統一,戶籍生和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投檔錄取規則統一。這有利于各區根據區域人口結構、經濟社會發展和學位供給等情況確定招收隨遷子女比例;有利于維護招生秩序、促進教育公平,有效保障戶籍生與隨遷子女升讀公辦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權益。
各區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的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8%。
具有廣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學籍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廣州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考生可報考廣州市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
公辦普通高中投檔時,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與戶籍生同時投檔錄取,其錄取人數不超過其最大計劃數。
四是全面清理加分項目,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五是增加了四個內容。一是增加了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招生辦法另行制定,為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拓寬升學渠道;二是增加了高中階段職普融通試點改革內容,為學生發展提供多元選擇,促進高中階段學校特色多樣化發展;三是增加了做好殘疾人中考工作的內容,保障特殊群體入學需要;四是增加廣州市高中階段考試招生負面清單,嚴格招生規范管理。
專家觀點
中考命題要求不變家長學生不必擔憂
對于中考將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教育考試院命題過渡,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南部分院執行院長、英語正高級教師鎮祝桂表示,如果實施省級統一命題,學生、家長、教師等無須焦慮。
首先,中考的命題要求保持不變。無論由誰命題,各科教學及中考命題的依據和標準只有一個,即教育部202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學科的課程標準。試題都會突出一個共同特點,即強化課程的育人導向,注重情境設置,全面考查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完成真實任務的過程中應具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試題會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學習經驗,試題架構、任務情境、題目難度等都會與近兩年的中考試題保持相對一致與穩定。學生、家長不必擔憂。
其次,依據課程標準優化教學實施。教師要明確,教材只是呈現課程標準內容的載體,使用教育部審定通過的任何一種版本的教材都不影響教學與備考的質量達標,關鍵是教師要深刻理解課程標準的內涵及其“三級(7-9年級)學業質量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以活動為途徑,圍繞學科核心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抓好基礎,落實常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按照課程標準提出的評價建議和學業質量標準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實施教學評一體化。
最后,教研備考指導會持續跟進。市、區教研機構在推進新中考方案過程中繼續積極發揮指導和引領作用,不斷拓寬教研渠道,進一步加強教學和備考指導。教研機構會引導教師以學科學業質量標準為目標,深入理解考試方案和考試題型所包含的命題理念和能力要求,讓學生熟練掌握解決學科問題的思路和策略,培養學生完成情境任務的能力,提升教師的評價素養和實施評價的能力,同時,幫助教師發揮好考試對教學的導向和反撥作用。
熱點問答
就社會大眾關心的問題,廣州市教育局進行了解答。
廣州市什么時候實行省統一命題?
根據上級關于加強和改進中考命題工作、推進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的要求,廣州市將推進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教育考試院命題過渡。廣州市將會繼續加強和上級部門的溝通,按要求推進,2023年將保持市統一命題不變。
學業水平考試有變化嗎?
《實施意見》中學業水平考試錄取計分科目與分值、錄取參考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均保持不變,為和省統一命題保持銜接,在錄取計分科目分值表說明中刪除了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合考不合卷、物理和化學筆試合考不合卷的相關內容,具體方式在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確。
名額分配招生政策會有變化嗎?
《實施意見》中名額分配招生比例和考生符合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條件均保持不變。對于大家關心的“限制性分數線”問題,將根據上級要求,在年度名額分配招生辦法中予以明確。
為什么要增加招生負面清單內容?
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關系千萬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關教育公平與社會和諧穩定。《實施意見》在梳理上級關于高中階段招生紀律和要求的基礎上,增加負面清單,有利于明確違規招生行為,深化違規招生治理,維護良好招生秩序,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相關推薦:
2023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