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振動停止,發聲也會停止,但已經發出的聲音還會繼續傳播。
2.聲音的傳播
①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②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介質既可以是氣體,也可以是液體或固體)
③真空不能傳聲(宇航員可以用無線電交流)
3.聲音的傳播速度
①一般情況下: 固體中聲速﹥液體中聲速﹥氣體中聲速
②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15℃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4.回聲
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碰到障礙物,就會被反射。
①障礙物較遠,發出的聲音經過較長時間(大于0.1s)返回耳朵,就可以將原聲和回聲區分開,聽到兩次聲音。
②障礙物較近,發出的聲音經過較短時間(小于0.1s)返回耳朵,就無法將原聲和回聲區分開,但會聽著更響亮。
二、聲音的特性
1.音調(聲音的高低)
①影響因素:頻率(振動的快慢,單位赫茲,符號Hz,100Hz表示1s振動100次)
人類聽不到的聲音
超聲波:頻率在20000Hz以上的聲音
次聲波:頻率在20Hz以下的聲音
②理解:音調即為聲音調的高低,如音樂中的12345671。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聲音比較尖細,調就高;物體振動的慢,發出的聲音比較低沉,調就越高。
控制振動幅度相同,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就越小,音調就越低。
③波形圖對比
④舉例:男高音,女低音,女同學聲音比較尖細,男同學聲音比較低沉等
2.響度(聲音的大小)
①影響因素:振幅(振動的幅度),距離發聲體的遠近
②理解:響度即為聲音音量的大小,如電視機調節音量。物體振動的幅度大,發出聲音的音量就大,響度就大;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發出聲音的音量就越小,響度就小。
敲鼓時用的力氣越大,鼓皮振動的幅度就越大,發出聲音的音量就越大,即響度越大。
③波形圖對比
④舉例:不敢高聲語,震耳欲聾,竊竊私語,引吭高歌,如雷貫耳等
3.音色
①影響因素: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
②理解: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們也能聽出差異,說明不同的樂器音色是不同的。
③波形圖對比
④舉例:聽聲辨認,聞其聲而知其人等。
4.樂器分類
①打擊樂器(以鼓為例)
②弦樂器(以古箏為例)
③管樂器(以笛子為例)
三、聲音的利用
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預測自然災害(發出的是次聲波),倒車雷達,聲吶,B超查探嬰兒
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吹動蠟燭實驗,超聲波清洗機,超聲波打碎人體內結石
四、噪聲
1.定義
物理: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會發出噪聲
環境: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想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噪聲的強弱
為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保證工作或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保證休息或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3.噪聲的控制在聲源處(防止噪聲產生)→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傳播)→在人耳處(防止噪聲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