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2-19 18:40:16
國內新聞
要站在事關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長期戰略、永恒課題,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遠吹沖鋒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1、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日上午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和生動局面。
2、習近平9日同捷克總統澤曼舉行視頻會晤并強調,雙方要堅持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加強多層次、高質量交流溝通。要深挖互補潛力,擴大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中方將出臺更多務實舉措,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對歐政策保持穩定性。希望捷方繼續積極致力于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以及中歐關系持續健康發展。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
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于2023年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紀委委員127人,列席207人。全會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全會指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落實落地,轉化為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奮進力量,轉化為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的具體行動,轉化為堅定維護黨的先進純潔、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實際成效。全會強調,。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4、國務院1月11日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安全生產重于泰山,須臾不可放松。2022年,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同時風險挑戰仍然較多。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要提高精準執法和服務水平,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礦山、建筑施工、危化品、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和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當前正值歲末年初,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強化應急備勤和值班值守,提升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月10日是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5、,連日來,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慶祝節日。2020年7月21日,。
6、公安部9日發布第六期全國“公安楷模”,劉亞斌、蔡曉東、賀麗遠、周脈軍以及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江蘇張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隊、福建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蓮前派出所、西藏自治區安多縣公安局交警大隊8個集體和個人獲得榮譽稱號。
牢牢把握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執法公正的價值取向、紀律嚴明的內在要求,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再立新功
7、司法部10日舉行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慶祝活動,強調全體監獄戒毒人民警察要。
8、最高法11日發布環境公益訴訟專題指導性案例,涉及走私洋垃圾、毀損自然遺跡等不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行為類型。據介紹,我國已成為全球唯一建成覆蓋全國各層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體系的國家。截至目前,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或組織2426個。
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取消了醫學觀察期的中醫治療
9、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版診療方案在分型中。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盡管下降,但還要持續關注進一步的變化,包括新的變異、潛在的風險等。
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仍然是防控重點
10、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日表示,實施“乙類乙管”措施后,。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場所高風險人群較多、人員集中,疫情傳播風險大。要加強健康監測和早期干預,確保重癥高風險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轉診、及時救治。
11、外交部為進一步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進中非友好合作,外長秦剛將于9日至16日應邀訪問埃塞俄比亞、加蓬、安哥拉、貝寧、埃及和非盟總部、阿盟總部。此訪也是中國外長連續33年年初首訪非洲。
12、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做好2023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好公費師范生崗位需求銜接,離校前須全部落實任教學校。
1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指出2022年夏糧和早秈稻旺季收購圓滿收官,秋糧旺季收購平穩有序,預計全年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8000億斤左右,與近年來平均水平相當。
14、10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通知稱,自即日起,暫停審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何時恢復,請候通知。
15、外交部在10日例行記者會上,就暫停日本赴華簽證作出回應,中方再次呼吁相關國家從事實出發,科學適度制定防疫措施,不應借機搞政治操弄,不應有歧視性做法,不應影響國家間正常的人員交往和交流合作。
16、國家林草局10日對森林督查掛牌督辦的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等8個縣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督促其加快整改落實,切實扛起森林資源保護責任,守護好綠水青山。
友善會讓中國游客感受到溫暖和歡樂、賓至如歸,成為他們選擇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17、外交部11日就“多國出臺歡迎中國游客舉措”回應,。中方也會為游客前往相關國家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增加直航航班數量,同時會提醒游客,做好行前自我健康管理和監測,確保健康出行、平安出行。
18、工信部11日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要加快信息通信業發展,出臺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網建設,啟動“寬帶邊疆”建設,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和布局,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鞏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
19、生態環境部等16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通過,基本掌握重點噪聲源污染狀況,不斷完善噪聲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持續改善聲環境質量。到2025年,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20、國臺辦11日就“近期島內政治人物多次拋出以‘和平保臺’取代‘抗中保臺’”回應,。“臺獨”與和平水火不容。島內一些政客,如果真的要臺海和平,就應該放棄“臺獨”分裂立場,回到“九二共識”基礎上來,不要再當外部反華勢力的棋子。
21、我國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麟同志,于2023年1月9日10點03分因病逝世,享年87歲。張金麟,094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長期從事特種船舶總體和動力研究設計工作,為我國核潛艇事業貢獻了半生心血。
22、1月9日6時,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科學試驗、技術驗證等領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9次飛行。
23、1月9日13時04分,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科技壹號衛星、天啟星座13星、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1/02星、南通中學號衛星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24、四川省瀘州市白沙長江大橋1月9日正式合龍。大橋全長1321.7米,主跨520米,預計今年5月建成通車。建成后可撤銷瀘州沿江三個渡口,方便兩岸群眾出行,惠及群眾達30萬人。
25、第十屆中國企業全球形象高峰論壇1月10日在北京舉辦。與會嘉賓表示,全球發展倡議為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提供了行動指南。論壇發布的《中國企業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22》顯示,全球受訪者肯定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及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
26、海軍第43批護航編隊起航執行護航任務。1月10日,由導彈驅逐艦南寧艦、導彈護衛艦三亞艦和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組成的海軍第43批護航編隊從廣東湛江起航,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護航編隊搭載艦載直升機兩架及特戰隊員數十名,任務官兵700余人,其中南寧艦是首次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
“發展與普惠”“治理與安全”“區域與全球”“當下與未來”
27、博鰲亞洲論壇1月11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論壇2023年年會擬定于今年3月底以線下的方式在海南博鰲舉辦。年會計劃設置四個板塊議題,包括東道國中國在內的各國領導人、政府官員、企業代表等將出席。
28、2023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工作全面展開。
29、我國“創新X”系列首發星——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最新一批科學與技術成果近日發布。這批成果主要包括獲得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探測到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首次獲得全球磁場勘測圖等。
3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1月11日發布包括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世乒賽以及中國男籃職業聯賽、歐冠、德甲、英超等在內的十項黃金大賽和十項黃金聯賽賽事資源,并啟動中國網球巡回賽、中華龍舟大賽等總臺與體育總局自辦系列賽事。
國內新聞
要站在事關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長期戰略、永恒課題,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遠吹沖鋒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1、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日上午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和生動局面。
2、習近平9日同捷克總統澤曼舉行視頻會晤并強調,雙方要堅持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加強多層次、高質量交流溝通。要深挖互補潛力,擴大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中方將出臺更多務實舉措,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對歐政策保持穩定性。希望捷方繼續積極致力于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以及中歐關系持續健康發展。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
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于2023年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紀委委員127人,列席207人。全會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全會指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落實落地,轉化為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奮進力量,轉化為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的具體行動,轉化為堅定維護黨的先進純潔、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實際成效。全會強調,。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4、國務院1月11日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安全生產重于泰山,須臾不可放松。2022年,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同時風險挑戰仍然較多。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要提高精準執法和服務水平,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礦山、建筑施工、危化品、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和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當前正值歲末年初,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強化應急備勤和值班值守,提升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月10日是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5、,連日來,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慶祝節日。2020年7月21日,。
6、公安部9日發布第六期全國“公安楷模”,劉亞斌、蔡曉東、賀麗遠、周脈軍以及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江蘇張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隊、福建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蓮前派出所、西藏自治區安多縣公安局交警大隊8個集體和個人獲得榮譽稱號。
牢牢把握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執法公正的價值取向、紀律嚴明的內在要求,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再立新功
7、司法部10日舉行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慶祝活動,強調全體監獄戒毒人民警察要。
8、最高法11日發布環境公益訴訟專題指導性案例,涉及走私洋垃圾、毀損自然遺跡等不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行為類型。據介紹,我國已成為全球唯一建成覆蓋全國各層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體系的國家。截至目前,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或組織2426個。
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取消了醫學觀察期的中醫治療
9、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版診療方案在分型中。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盡管下降,但還要持續關注進一步的變化,包括新的變異、潛在的風險等。
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仍然是防控重點
10、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日表示,實施“乙類乙管”措施后,。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場所高風險人群較多、人員集中,疫情傳播風險大。要加強健康監測和早期干預,確保重癥高風險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轉診、及時救治。
11、外交部為進一步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進中非友好合作,外長秦剛將于9日至16日應邀訪問埃塞俄比亞、加蓬、安哥拉、貝寧、埃及和非盟總部、阿盟總部。此訪也是中國外長連續33年年初首訪非洲。
12、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做好2023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好公費師范生崗位需求銜接,離校前須全部落實任教學校。
1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指出2022年夏糧和早秈稻旺季收購圓滿收官,秋糧旺季收購平穩有序,預計全年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8000億斤左右,與近年來平均水平相當。
14、10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通知稱,自即日起,暫停審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何時恢復,請候通知。
15、外交部在10日例行記者會上,就暫停日本赴華簽證作出回應,中方再次呼吁相關國家從事實出發,科學適度制定防疫措施,不應借機搞政治操弄,不應有歧視性做法,不應影響國家間正常的人員交往和交流合作。
16、國家林草局10日對森林督查掛牌督辦的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等8個縣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督促其加快整改落實,切實扛起森林資源保護責任,守護好綠水青山。
友善會讓中國游客感受到溫暖和歡樂、賓至如歸,成為他們選擇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17、外交部11日就“多國出臺歡迎中國游客舉措”回應,。中方也會為游客前往相關國家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增加直航航班數量,同時會提醒游客,做好行前自我健康管理和監測,確保健康出行、平安出行。
18、工信部11日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要加快信息通信業發展,出臺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網建設,啟動“寬帶邊疆”建設,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和布局,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鞏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
19、生態環境部等16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通過,基本掌握重點噪聲源污染狀況,不斷完善噪聲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持續改善聲環境質量。到2025年,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20、國臺辦11日就“近期島內政治人物多次拋出以‘和平保臺’取代‘抗中保臺’”回應,。“臺獨”與和平水火不容。島內一些政客,如果真的要臺海和平,就應該放棄“臺獨”分裂立場,回到“九二共識”基礎上來,不要再當外部反華勢力的棋子。
21、我國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麟同志,于2023年1月9日10點03分因病逝世,享年87歲。張金麟,094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長期從事特種船舶總體和動力研究設計工作,為我國核潛艇事業貢獻了半生心血。
22、1月9日6時,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科學試驗、技術驗證等領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9次飛行。
23、1月9日13時04分,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科技壹號衛星、天啟星座13星、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1/02星、南通中學號衛星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24、四川省瀘州市白沙長江大橋1月9日正式合龍。大橋全長1321.7米,主跨520米,預計今年5月建成通車。建成后可撤銷瀘州沿江三個渡口,方便兩岸群眾出行,惠及群眾達30萬人。
25、第十屆中國企業全球形象高峰論壇1月10日在北京舉辦。與會嘉賓表示,全球發展倡議為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提供了行動指南。論壇發布的《中國企業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22》顯示,全球受訪者肯定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及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
26、海軍第43批護航編隊起航執行護航任務。1月10日,由導彈驅逐艦南寧艦、導彈護衛艦三亞艦和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組成的海軍第43批護航編隊從廣東湛江起航,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護航編隊搭載艦載直升機兩架及特戰隊員數十名,任務官兵700余人,其中南寧艦是首次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
“發展與普惠”“治理與安全”“區域與全球”“當下與未來”
27、博鰲亞洲論壇1月11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論壇2023年年會擬定于今年3月底以線下的方式在海南博鰲舉辦。年會計劃設置四個板塊議題,包括東道國中國在內的各國領導人、政府官員、企業代表等將出席。
28、2023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工作全面展開。
29、我國“創新X”系列首發星——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最新一批科學與技術成果近日發布。這批成果主要包括獲得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探測到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首次獲得全球磁場勘測圖等。
3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1月11日發布包括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世乒賽以及中國男籃職業聯賽、歐冠、德甲、英超等在內的十項黃金大賽和十項黃金聯賽賽事資源,并啟動中國網球巡回賽、中華龍舟大賽等總臺與體育總局自辦系列賽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