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2-22 19:06:11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通過學習使孩子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
(2)通過學習讓孩子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
(3)通過學習使孩子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過學習讓孩子識記細菌病毒——噬菌體的有關知識。
2、能力方面
(l)通過學習使孩子初步具有進一步獲取課本以外的生物學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習培養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學習噬菌體等對孩子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重點難點
1、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因為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
2、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即噬菌體的作用機理為本節課的難點。因為病毒是一類極特殊的微小生物,孩子的感性認識很少,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教具準備
投影圖片,錄像,教學軟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設計總路:
組織指導孩子收集課外有關病毒的資料和信息,形成印象
→
利用實例糾正錯誤,引出主題
→
播放錄像,加強直觀性,使孩子識記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
→
利用教學軟件學習病毒的三種類型
→
孩子討論交流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2、教學過程說明:
(1)病毒是一類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見不到的,這就給孩子學習這部分知識帶來一定難度,孩子對其形態結構等情況比較生疏,甚至有誤解之處,單憑課堂上一節課的教學是微不足到的。為了使孩子更好地學習這部分內容,教師較好在課前指導孩子查閱、收集、記錄一些有關病毒的資料和信息,為課堂上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培養了能力,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增強了孩子團結奮進的自信心。
(2)本節課的導言可以直接導入。如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或者由孩子代表發言導入,只要能引出主題即可。如某孩子:“較近,我收集、記錄了一些有關病毒的資料,使我對病毒有了新的認識,希望我們能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3)關于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部分的教學,較好借助錄像,展示病毒的多種形態和結構,還可制作教學軟件比較形象地展示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的構成涉及到比較深的化學知識,不必過多解釋,只要求孩子知道就可以了。
關于病毒在寄主細胞里增殖的內容,可結合圖片略加解釋。病毒的營養方式是寄生,教師較好利用軟件的動畫形式表現病毒在寄主細胞里的增殖過程,這對理解這部分知識起到關鍵作用。
(4)關于病毒的類型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部分的教學,以其中一類為例,利用圖片、錄像等教學手段詳細介紹其在寄主細胞里寄生和增殖的過程,其他類型也就迎刃而解了。如痢疾桿菌噬菌體的作用機理。
本節知識應充分利用幻燈投影、錄像、教學軟件的形象、直觀、動畫的作用,把孩子用肉眼見不到的事物再現出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體現孩子的主體作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