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環保國措共六條)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①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②堅持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
②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企業、公民角度)
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社會方面(共7道題)
考點一踏上強國之路
1、黨和政府為什么把共享作為發展的重要理念(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體現了哪些觀點)?(多角度:共享原因+政府角度+黨的角度+國情角度,共4個方面)
(1)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
(4)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5)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
(6)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7)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8)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考點二中國人中國夢(本考點都是雙星題)
2.什么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什么?實現這一目標分為哪兩個階段?
(1)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2)“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