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的產生
: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聲音停止。
2.聲音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傳聲。
3.聲波
:發聲體振動會使傳聲的空氣的疏密發生變化而產生聲波。
4.聲速
:聲音的傳播快慢。
5.決定聲速快慢的因素
:1、介質種類。2、介質溫度。
記住:15℃速度340m/s。
二、聲音的感知
1.人耳的構造
:外耳、中耳、內耳。
2.感知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3.骨傳導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
4.雙耳效應
: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特性
1.音調
: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音調就低;頻率決定音調。
2.頻率
: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
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
3.超聲波
:高于20000Hz的聲音。(蝙蝠、海豚可發出)
4.次聲波
:低于20Hz的聲音。(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
5.響度
: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6.音色
:聲音的特色。音色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
7.三種樂器
:打擊樂器、弦樂器、管樂器。
8.樂器(發聲體)的音調
:長短(長的音調低)、粗細(粗的音調低)、松緊(松的音調低)決定了音調的高低。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
:物體做無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物理學角度)。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要聽到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危害:
分貝(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0dB是人耳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0-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得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得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得超過50dB。
3.控制噪聲
:防止噪聲的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人耳。即:1、在聲源處減弱噪聲;2、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3、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五、聲的利用
1.聲與信息
:聲能傳遞信息。(雷聲、B超、敲擊鐵軌等)
2.回聲定位
:聲波發出遇障礙反射,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蝙蝠)
3.聲吶
:根據回聲定位。
4.聲與能量
:聲能傳遞能量。(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碎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