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8-19 19:05:49
6
農業區位條件和農業地域類型
1.農業區位條件
(1)自然因素:
①熱量:決定農作物的品種、生長期和熟制。
②水分:決定農作物的品種和生產方式。
③地形:平原種植業,丘陵梯田,山地林業或畜牧業
④土壤:酸性紅壤—茶樹,紫色土—水稻
(2)社會經濟因素:
①農業科技—溫室、節水、無土栽培、生物技術
②市場—引導農業的類型、規模和布局
③交通運輸—農產基地布局在交通樞紐和干道附近
④其他—勞動力數量和素質,國家政策等
2.農業區位條件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1)溫室技術——改變農業對熱量的依賴
(2)滴灌技術——改變農業對水分的依賴
(3)無土栽培——改變農業對土壤的依賴
(4)交通運輸——改變農業生產的空間限制
(5)生物技術——改變農作物的品質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3.運用農業區位選擇原理分析、評價某一農業區位的選擇
(1)鮮花業——接近城市(市場),交通干道附近(運輸),靠近水源(水分)
(2)乳畜業——接近城市(市場),交通干道附近(運輸),靠近河流下游(水分,不污染城市)
果樹業——丘陵地區(地形),有公路連接城市(運輸)
(3)
(4)種植業——平原地區(地形),有水源(水分),有公路連接城市(運輸)
4.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名稱、特點,結合實例分析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條件
生產規模小,商品率較低,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較低,
(1)水田農業——位于亞洲東部、南部、東南部的季風氣候區,我國東部季風區的秦嶺—淮河以南;種植水稻,勞動密集型,區位優勢是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水熱充足,土壤肥沃,有大面積的平原和丘陵低山,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產經驗豐富。
(2)旱作農業——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我國位于秦嶺—淮河以北,25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東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種植小麥、棉花、雜糧等。
(3)高度發達的商品化混合農業——美國東部、歐洲西部和中部、澳大利亞東南部和西南部。生產方式為農牧結合(畜牧業和谷物種植),生產規模大,現代化、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機械化水平較高。
(4)地中海型農業——地中海氣候區內,種植小麥、大麥等冬季作物和各種抗旱耐熱的經濟作物,如油橄欖、無花果、葡萄和柑橘等,生產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
(4)牧場畜牧業——以實行圍欄放牧,經營規模大,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為特點的畜牧業。主要位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等國。
(5)游牧畜牧業——干旱氣候地區的畜牧業,我國的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草原牧場。
雷州半島、云南南部,商品化程度高
(6)熱帶種植園農業——熱帶,我國在海南省、廣東省
5. 城郊農業空間分布特點——呈環狀結構,以生產農副產品為主。
6.現代農業—勞動生產率高,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能源資源利用率高,環境友好,產品質量高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