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8-28 10:38:57
知識點總結
1.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物理變化;而發生物理變化,不一定同時發生化學變化。
新物質的生成判斷:
(1)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
(2)形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
(3)物質的組成結構變化有新物質的生成。
2.物質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概念的區分,關鍵抓住性質是否通過化學變化來體現出來。掌握這一知識點的最好的方法是識記物理性質的范疇(見上面),其它的性質就均屬于化學性質了,但也要注意綜合考慮。
常見考法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是學習化學的基礎,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內容,且部分試題經常出現在卷首。題型多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主要特點有:以生活、生產、現代科技、新聞熱點為素材、背景,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性質與用途的聯系。
誤區提醒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別在于是否要通過化學變化來表現;變化與性質的區別在于性質往往要多一些關鍵詞,如“能”、“易”、“會”、“難”、“不易”、“不能”等。一定要抓住這些概念的內涵答題。
【典型例題】
題1、選擇合適的答案序號填入括號中: ①物理變化 ②化學變化 ③物理性質 ④化學性質
(1)濃鹽酸易揮發 【 】
(2)酒精受熱變成了酒精蒸汽 【 】
(3)鐵能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鐵銹 【 】
(4)石蠟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解析:
(1)濃鹽酸揮發屬于物理變化,而“濃鹽酸易揮發”屬于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2)酒精受熱由液體變成了氣體,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但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3)鐵能在潮濕的空氣里生產鐵銹,是鐵本身的一種化學性質,這種性質可以通過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一化學變化體現出來;
(4)石蠟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說明石蠟已經發生了化學變化。
【答案】(1)③(2)①(3)④(4)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