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7-18 23:36:0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俄國大文豪高爾基的名言。
母親是老師,從小就給我爬“階梯”,幼兒園時期,我讀的是四大名著繪本。
上了小學,母親給我鋪設了更多的“階梯”,我品《神筆馬良》《格林童話》《朝花夕拾》,也啃四大名著。
那時,看《朝花夕拾》覺得里面的內容很生澀,如撞迷霧。但是冥冥之中似乎埋下了一顆種子……六年級學了《少年閏土》,喜歡上了勇敢機智的閏土,魯迅棄醫從的經歷也刻在了我的心里。
初一上冊名著導讀是《朝花夕拾》,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漸漸明白了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也讀懂了魯迅思想的深邃。
初二初三又陸續學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三海經》《藤野先生》《故鄉》,我真正讀懂了魯迅棄醫從文的深刻原因……
當回過頭再來讀《朝花夕拾》才明白魯迅筆下的文字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在不動聲色間手起刀落,劃開人性:《二十四孝圖》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五猖會》抨擊的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原來魯迅棄醫從文是為了拯救國民的思想,原來思想的麻木比身體上疾病更可怕,原來文字是有思想、有力量,又似一盞明燈能夠照亮人通往正確的道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佩服魯迅的“倔強”和謙卑,我佩服魯迅的偉大的精神和人格,能把個人的選擇同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的聯系在一起,化“小我為大我”,一輩子筆耕不綴,以筆為刀,一直戰斗在時代的最前沿。這一點,讓渾渾噩噩的我汗顏,讓我幡然覺醒:不再需要母親的嘮叨,扔掉手機,捧起書本立志做一個有志青年。
那一刻,我愛了魯迅、愛上了《朝花夕拾》、愛上文字。兒時的那顆種子似乎悄然的在一種偉大力量的“催逼”下發芽了,我不可救藥的愛上了文學。
課余時間如饑似渴的啃名著,一次次撞在名著上,就如同飛蛾撞向光明。大量閱讀提升了我的文學鑒賞能力,也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從“害怕寫作”到“輕松寫作”,從“磨磨唧唧”到“下筆如有神”,我感謝那些滋養我的名著。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莎士比亞的叮囑言猶在耳。最是書香能致遠,感謝書籍,感謝名著,讓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源源不斷的滋養,讓我的思想漸漸充盈。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