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8-12 10:17:39
雨果筆下醞釀的《巴黎圣母院》,巍峨壯美,在作者的心里,它是神圣的,“這是一個時代所有力量凝結的神奇產物,每一塊石頭都千姿百態,鮮明地顯示了由藝術天才所統攝的工匠的奇思異想,一言蔽之,這是人的創造,偉壯而豐贍,賽似神的創造,似乎竊來了神的創造的雙重特質:繁豐和永恒,龐然大物,見者無不震悚。”
雖然沒有真實的見過這座神圣的教堂,但是在《巴黎圣母院》中,在作者的深情描寫下,就已經讓我開始有了無限遐想。
故事的開始始于坐落在法國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雖是道貌岸然卻又蛇蝎心腸,他先愛后恨,迫害吉卜賽女郎埃斯梅拉達。而面目丑陋卻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這也充分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在讀完這本書后,閉合書扉,我也有了要去巴黎圣母院的沖動。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十分雄偉莊嚴。想它被建于1220—1225年,距今也有了八百年的悠久歷史。想著教主克洛德曾坐在莊嚴偉麗的主座上,睥睨眾生萬象,卻最后將自己活成了那般模樣。我又想到了那位可憐的吉卜賽女郎,又是否曾縮在那堂皇大殿的某一個角落旁,痛恨世道不公漫長。我又想著他們與我們曾在一個世界堅強,彷徨,欣喜,失落,又是否有一刻,我與他們也有過心意相通。
在看完了這個故事后,我也驚嘆于結局的出人意料。姑娘和卡西莫多相擁死去,直到死亡兩人還緊緊擁抱在一起不曾分開。這樣的感情摯真摯深。從頭到尾這位教堂的敲鐘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姑娘。
在那個人吃人的危險時代,卻依然有著這般情感,讓人感到人間那一抹永遠不會消逝的溫暖,也使讀者能一直在窺探那一個埋封的故事時,始終有些一個不曾磨滅的希望和遐想。
作為教堂的神父,本應是受萬人敬仰,卻自己自甘墮落,最后不僅沒有了名聲,沒有了作為人的尊嚴,也丟失了自己的生命。同時,雨果的這篇文章也是為了點醒當時歐洲人名的內心現狀,改變了人們心中神父的慣有形象。讓當時人們增加了反抗的意識和決心,是一部發人深額作品,值得一看。我們也要有著與世抗爭的主動心態,身在光明便好好享受這份來之不易,如若身在黑暗,便不得隨波逐流,有始終心里不能有光,不得無端消磨時光。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