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9-10 22:00:50
71.合金
(1)定義: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制得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
(2)特性:合金具有金屬特性,與組成合金純金屬相比,硬度更大、熔點更低、抗腐蝕性更強
(3)鐵合金:
生鐵和鋼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其在生鐵中的含量為2%~4.3%,在鋼中的含量為0.03%~2%。
72.常見的金屬礦石
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菱鐵礦(主要成分是FeCO3)、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
73.工業煉鐵
(1)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氣等(2)主要設備:高爐。
(3)發生的化學反應:主要反應(以赤鐵礦為原料)Fe2O3+3CO高溫=======2Fe+3CO2。
焦炭的作用:燃燒提供熱量(C+ O2 高溫=======CO2)、制取CO(C+CO2高溫=======2CO) 。
石灰石的作用:將礦石中的二氧化硅轉變為爐渣除去。
(4)產品:生鐵。
拓展:百煉成鋼的主要化學反應是C+ O2高溫=======CO2。
74.金屬資源的保護
(1)金屬的腐蝕和防護
防銹原理:破壞鐵生銹的兩個必備條件之一即可。隔絕氧氣或隔絕水。
防銹措施:保持鐵制品表面潔凈干燥;在鐵制品表面覆蓋保護層,如涂油、刷漆、烤藍、鍍其他金屬等;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如制成不銹鋼等。
75.銅綠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它是銅與空氣中的 O2 、 CO2 、 H2O 反應得到。
(2)金屬資源的保護
①有效途徑:防止金屬腐蝕;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有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替代品。
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的優點:節約金屬資源和能源、 保護環境。3.鋁抗腐蝕性好的原因是: 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 。
76.溶液
(1)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
(3)組成:
①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②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汽油和酒精也可以作溶劑。
注意:
(1)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如:CuSO4溶液是藍色的(因含有Cu2+)。FeCl3是黃色的(因含有Fe3+)。FeCl2是淺綠色的(因含有Fe2+)。
(2)溶液是均一、穩定的,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餾水、酒精等純凈物。
(3)加速物質溶解的措施:攪拌、升溫、將固體研碎。
77.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①放熱:有些物質在溶解時使溶液溫度升高,如NaOH(固)、 濃H2SO4 (液)等。
CaO溶于水時使溶液溫度升高是由于CaO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放出熱量。
②吸熱:有些物質在溶解時使溶液溫度降低,如NH4NO3 (固)等。
③吸放熱不明顯:有些物質在溶解時無明顯的溫度變化,如NaCl(固)等。
78.乳化
(1)乳濁液:一種液體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另一種不相溶的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牛奶和豆漿。乳濁液不穩定,靜置后會分層。
(2)乳化劑:能使乳濁液穩定性增強的物質。
(3)乳化現象:洗滌劑等乳化劑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液滴,從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層的現象。其中洗滌劑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注意:用乳化劑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劑的乳化作用;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漬用的是溶解原理;用氫氧化鈉去油污利用的是NaOH和油脂反應。
79.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2)判斷:
①若有未溶解的溶質(充分攪拌后),則該溶液一定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②若無未溶解的溶質,保持溫度、溶劑的量不變,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該溶質,若不溶解,則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反之則為不飽和溶液。
(3)相互轉化: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系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②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