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11-21 00:17:03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揉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 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 結構助詞,定語或補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或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的”或“得”,有的可不譯。如: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阿房宮賦》)
(二)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三) 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四) 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