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上整理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5-02-25 15:39:25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5年中考滿分作文熱點素材:在AI大潮里找到你的風帆,理性面對技術變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AI大潮里找到你的風帆
由于生成式AI應用井噴,2023年被稱為“AI應用大規模落地元年”。而2025年新年伊始,DeepSeek的橫空出世更是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震動,其優異表現,使得“AI取代人類”成為許多人的擔憂。
然而,目前AI還沒有發展出脫離人類的自主性、創造性和具身性。AI的行為是遵照人類指令做出的,而行為的依據,是基于人類文明積累的信息和知識,其本身并不能創造。誠如復旦大學教授、人工智能哲學學者徐英瑾所言,AI深度學習依賴的數據總和往往是過時的,因而得出的結論沒有新意。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陳逸君也指出,AI不具有真正的思辨能力,無法進行有創造性的腦力活動。此外,AI也不像人類那樣擁有體驗、感知等具身屬性,說到底,它就是一部機器。
當然,作為“智能機器”,AI的能力超越過往所有機器。有這樣一位得力助手,人類的知識和財富又將邁入新的增長階段。事實上,DeepSeek上線以來,我們已經看到人類運用它進行創造性活動的諸多事例,表現出無窮的潛力。可以預見,它將對產業經濟、藝術創作、教育變革等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事情還有另一面。細品人工智能學者及從業者的論述,可以發現,他們是從“沒有創造性”的角度論證“AI無法取代人類”的。反過來說,缺乏創造性的工作崗位將被AI取代。問題在于,這樣的崗位大量存在,并且隨著AI突飛猛進,許多原先人類才能勝任的工作,AI會干得更好。事實也是如此。當前,不僅會計、翻譯、法務等公認“不需要創造性”的崗位正被AI占據,連寫作、主持、廣告、繪畫等被認為“需要創造性”的領域也面臨AI的嚴峻挑戰。
春節期間,杭州新聞聯播用AI數字人進行新聞播報,其零失誤率的搶眼表現讓專業的播音主持自嘆不如。同時,擁有眾多知名品牌的上美股份宣布將用AI替代大部分員工,其中法務部門保留20%能用AI的人,新品創新中心保留70%,客服部門更是一口氣砍掉95%的人。此類消息層出不窮,全世界的企業都試圖讓AI發揮更大作用,以降低用人成本。
樂觀者認為,AI固然取代了一些崗位,但將創造更多崗位,總體來看,人類的就業機會增加了。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5《就業未來報告》預計,AI在取代900萬個工作的同時會創造1100萬個職位。聽起來不錯,但生活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要知道,被AI取代的900萬人,未必都適合新職位。而這些人,將被排除在AI發展紅利之外,淪為進步的“代價”。
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總會有受益者和受損者。盡管從長遠看,人類總體上會受益,但個體的犧牲與痛苦絕非微不足道。所謂“科技向善”,技術變革應該為所有人服務,讓每個人的生活得到改善、選擇空間得到拓展。AI不應是強者獨霸的工具,平凡人也要獲得運用它的權利和能力。
1.AI深度學習依賴的數據總和往往是過時的,因而得出的結論沒有新意。
2.AI不具有真正的思辨能力,無法進行有創造性的腦力活動。
3.AI也不像人類那樣擁有體驗、感知等具身屬性,說到底,它就是一部機器。
4.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總會有受益者和受損者。
5.AI不應是強者獨霸的工具,平凡人也要獲得運用它的權利和能力。
6.“科技向善”,技術變革應該為所有人服務,讓每個人的生活得到改善、選擇空間得到拓展。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