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29 23:40:29
省略
古代漢語習慣省略而現代漢語一般不省略,所以,在翻譯時應該先將省略的內容補充出來,然后再翻譯。有些語意上不連貫的地方,翻譯時也要做必要的補充。
①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
此句中“越中無足與語”是省略句,介詞“與”后省略了賓語“之”,應為“越中無足與(之)語”。譯為:南越國中沒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談。
②遇人一以誠意,無所矯飾,善知人,多所稱,薦士為時名臣者甚眾。
此句中“遇人一以誠意”是省略句,“遇人”前省略了主語“王堯臣”,翻譯時應將其補出。譯為:(王堯臣)對待別人全都真誠。
③聞者為白縣吏,遂遣人下之。
此句是省略句,其中“為白縣吏”中“為”之后省略了賓語“之”;“遂遣人下之”前省略了主語“縣吏”,也應補出。譯為:聽到的人替他報告了縣吏,(縣吏)就派人把他從山上救下來。
④其母一日見敬恒貿絲,銀色下劣,慍甚。
此句中“其母一日見敬恒貿絲”與“銀色下劣”在語意上不連貫,翻譯時應做必要補充。譯為:他(姚敬恒)的母親有一天看見姚敬恒做蠶絲買賣,(使用的)銀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氣。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