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4 09:24:06
21.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蘇軾評論他的詩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多詠山水田園,他與孟浩然并稱“王孟”。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禪理滲透詩中,被世人稱為“詩佛”。
22.“此夜曲中聞折柳”中的“折柳”指漢代樂府《折楊柳》。“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達與親朋好友離別時的留戀(惜別)之情。
23.韓愈,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蘇軾贊譽韓愈“文起八代之衰”。
24.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60為一周期,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25.《左傳》是記載春秋歷史的史學名著,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實際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左傳》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26.古時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叫驛路(驛道),沿途設有換馬或休息的驛站。
27.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說是古代用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的一種文體。
28.白丁指平民,即沒有功名的人。
29.佛經用泥金書寫,所以稱為金經。
30.古代常用“絲竹”代指音樂。“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