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4 09:24:48
1.科舉時代應試不中稱落第。
2.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合稱妯娌。
3.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撰的《水經注》,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廣為補充發展,自成巨著。全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4.書,即信函,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牘”或“信札”,多記事陳情。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形成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可以抒情,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可以寫景,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后學。
5.《答謝中書書》和《與朱元思書》合稱“六朝書札雙璧”。
6.古代稱青、黃、赤(紅)、白、黑為五色,以此五者為正色。
7.古文中的“鱗”一般代指魚。
8.“康樂”指的是山水詩派的鼻祖謝靈運。“康樂公”是其封號。
9.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其詞開豪放一派,他與辛棄疾并稱“蘇辛”。“一門父子三詞客”指的就是蘇軾與其父蘇洵和其弟蘇轍,三人也并稱“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
10.“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豐六年”采用的是年號紀年法。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