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25-09-10 19:58:56
作文六:悲憫之眸
市美術館的特展廳里,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前擠滿了人。當我終于擠到前面時,瞬間被畫中老人的眼眸擊中——那里面盛著整整一個時代的艱辛,卻又透著土地般的寬厚,仿佛能包容世間所有苦難。
這種目光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見過。去年冬天,我在志愿者服務站幫忙發(fā)放暖粥。一位拾荒老人來領粥時,雙手凍得通紅。站長李阿姨沒有急著打粥,而是先握住老人的手呵氣取暖。那一刻,李阿姨的眼眸中沒有憐憫,只有一種深切的懂得——她知道冷的不僅是手,更是心。
返校后的語文課上,老師講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當說到"安得廣廈千萬間"時,老師突然停頓,輕聲問:"你們覺得杜甫為什么要為寒士請命?"同學們紛紛回答,老師卻搖頭:"因為他不僅看到風雨,更看到風雨中的人。"她的眼眸濕潤,那一刻我看到了與《父親》同樣的光芒。
寒假社會調(diào)查,我選擇研究城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生活。張阿姨是我采訪的第十位工人,當她說到"最難過的是別人嫌棄的眼神"時,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悲憫之眸"。它不是居高臨下的同情,而是感同身受的懂得;不是施舍,而是共情。
調(diào)查報告獲得市一等獎,但比獎項更珍貴的是張阿姨后來發(fā)來的短信:"謝謝你把我當人看。"我想起羅中立的《父親》,想起杜甫的詩句,想起李阿姨的目光。原來悲憫之眸的意義,在于讓每個平凡的生命都能被看見、被尊重。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