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10 20:00:12
作文十六:弘道之眸
教育者的眼眸之所以明亮,在于其中燃燒著傳承文明的使命?鬃又苡瘟袊鴷r,他的眼眸中既有對禮崩樂壞的憂思,更有有教無類的胸懷;朱熹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理學精義的闡發,更有化民成俗的擔當;蔡元培執掌北大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學術自由的堅持,更有教育救國的理想。這種將個人修養與社會教化相結合的目光,奠定了中國教育的精神傳統。
近代教育家的眼眸中,更增添了開啟民智的急切。張伯苓創辦南開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素質教育的探索,更有對民族復興的期待;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實踐創新的重視,更有對人民幸福的關懷;梅貽琦主持西南聯大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學術標準的堅守,更有對文化傳承的執著。他們的目光共同照亮了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道路。
當代教育工作者眼眸中的光芒,體現在對每個生命的尊重與期待。優秀教師批改作業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學業的要求,更有對成長的關愛;班主任與學生談心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問題的指出,更有對潛能的信任;教育專家研究改革時,他的眼眸中既有對現狀的反思,更有對未來的規劃。這種既務實又充滿理想的目光,推動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青少年培養弘道之眸,需要立己達人的胸懷。既要努力學習知識技能,又要注重品德修養;既要追求個人進步,又要關心社會發展和國家命運。讓教育的光芒照亮人生,用知識的火炬傳遞文明,最終成為德才兼備、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