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24 21:17:29
作文七
《尋找古詩里的重陽》
語文課上,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解著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中描繪的壯闊而蒼涼的秋景,深深震撼了我。老師說,這首詩就寫于重陽節前后。于是,一個念頭在我心中萌生:這個重陽節,我要去尋找古詩里的那份意境。
我選擇了一個晴朗的下午,獨自來到江邊。這里沒有“猿嘯哀”,也沒有“渚清沙白”,但確有“風急天高”。江風很大,吹得我的外套獵獵作響,天空顯得異常高遠湛藍。岸邊的楊樹葉子已經變黃,在風中“蕭蕭”作響,紛紛飄落,確實有幾分“無邊落木”的感覺。江水算不上“滾滾”,但也奔流不息,向著遠方而去。
我找了一塊干凈的石頭坐下,閉上眼睛,努力想象詩人當年登高望遠時的心境。那時的他,年老多病,漂泊他鄉,面對如此壯麗的秋景,心中該是何等的悲愴與感慨!那是一種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深沉嘆息。而我,一個無憂無慮的初中生,雖然也能感受到秋的肅殺,但更多的是一種對自然力量的驚嘆和對詩歌魅力的折服。
我睜開眼,看著眼前的景色,再回味詩句,覺得每一個字都變得更加鮮活、更有力量了。原來,古詩并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古人情感的凝結,是與我們腳下這片土地、與這四季輪回緊密相連的。
這時,幾位老人拄著拐杖,互相攙扶著也來到江邊散步。他們邊走邊聊,笑聲爽朗。這畫面,忽然讓我想起了李清照重陽詞中的“佳節又重陽”一句,雖然語境不同,但“佳節”的氛圍是相通的。古往今來,人們在重陽節這天,或登高抒懷,或飲酒賞菊,或思念親人,情感是共通的。
這次江邊之行,我沒有登高,卻進行了一次精神上的“登高”。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與古代的詩人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對話。我明白了,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就藏在那一首首經典詩詞里。尋找古詩里的重陽,讓我對這個節日有了更深刻、更文藝的理解,也讓我更加熱愛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