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24 21:18:32
作文十三
《變遷中的重陽節》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遷,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節日也不例外。重陽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在今天的表現形式,與我父母小時候相比,已經有了很多不同。
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的重陽節,鄰里氛圍特別濃。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自己做重陽糕,然后互相贈送,比比誰家的糕做得更香甜。孩子們則會成群結隊地去野外登高,采摘野菊花和茱萸,雖然去的可能只是個小土坡,但那份無拘無束的快樂是現在難以體會的。那時,物質相對匱乏,但節日的儀式感和人情味卻格外濃厚。
而現在,我們的生活便捷多了。重陽糕可以在超市、糕點店隨時買到,口味繁多,包裝精美,但少了那份親手制作的期待和溫情。登高,往往變成了去收費的景區,坐著纜車上山,少了攀登的樂趣和與自然親密接觸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似乎隔了一層屏幕,少了過去那種熱絡的鄰里互動。
這是不是意味著節日味變淡了呢?起初我也這樣認為。但仔細想想,節日的形式雖然在變,但其核心的精神內涵卻依然在傳承,并以新的方式延續著。
比如,現在很多學校和社會團體都會在重陽節組織敬老活動,去敬老院慰問,規模和組織性遠超過去,讓尊老敬老的美德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我們雖然不常親手做糕點了,但會在這一天特意為長輩買上他們愛吃的口味,這份孝心是一樣的。我們雖然可能不去野外采摘茱萸,但會用制作電子賀卡、發送祝福視頻等更環保、更富創意的方式表達對長輩的關愛。
更重要的是,隨著國人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重陽節的文化意義被重新發掘和強調。我們不再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吃糕、登高的日子,而是更深入地去了解其歷史淵源、詩詞歌賦,體會其中蘊含的生命思考和時間觀念。
所以,我認為,重陽節不是在消逝,而是在evolving(演變)。它褪去了一些舊的外衣,換上了與時代同步的新裝。形式的變化是必然的,只要“尊老敬老”的核心不變,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不變,重陽節就依然充滿活力。作為年輕人,我們既要了解傳統的習俗,也要欣然接受節日的新面貌,并賦予它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意義。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