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24 21:47:33
作文十一
《外婆的剪紙》
重陽節前夕,我去外婆家幫忙大掃除。在清理舊物時,從一個牛皮紙信封里,滑落出一疊精美的剪紙。紙張已經泛黃,但圖案依然清晰生動:有登高望遠的老叟,有綻放的菊花,有寓意吉祥的壽桃,還有“重陽安康”的字樣。
“呀,這是您剪的?”我驚訝地問外婆。在我的印象里,外婆總是忙于家務,雙手因常年勞作而粗糙,沒想到竟藏著這樣靈巧的技藝。
外婆戴上老花鏡,拿起那些剪紙,臉上露出懷念的神情:“是啊,年輕的時候,逢年過節,左鄰右舍都來找我剪窗花呢。重陽節,就剪這些應景的圖樣,貼在窗戶上,喜慶。”
我央求外婆教我。她找來紅紙和剪刀,手把手地教我。外婆的手雖然布滿皺紋,但拿起剪刀卻異常穩健。只見她寥寥數剪,一只栩栩如生的仙鶴便躍然紙上。而我學著她的樣子,卻把紙剪得支離破碎,連個簡單的“壽”字都歪歪扭扭。
外婆并不笑話我,只是耐心地糾正我的手法,告訴我哪里該連,哪里該斷,如何把握力道。“剪紙啊,急不得,心要靜,手要穩。心里有了完整的圖樣,下刀才能準確。”外婆慢慢地說。
在嘗試的過程中,我逐漸靜下心來。當我終于勉強剪出一個像樣的菊花圖案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我看著外婆專注的側臉,忽然覺得,這剪紙就像我們的人生。一張普普通通的紅紙,經過精心的設計與取舍,減去多余的部分,才能呈現出美麗的圖案。人生也需要不斷的“剪裁”,減去浮躁、減去雜念,才能留下最本真、最美好的部分。
重陽節,是敬老的日子。而外婆教我的,不僅僅是剪紙這門手藝,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智慧。那一張張小小的剪紙,剪出的是節日的氣氛,更是歲月的故事和文化的傳承。我把和外婆一起剪的作品貼在了窗戶上,陽光照進來,紅色的剪影投在地上,格外溫暖。這個重陽節,因為這項傳統手藝,而變得格外有意義。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