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10-24 22:28:52
1.典故內容及作用分析
公式:詩中“[涉及典故的詞句]”運用了[典故名稱]的典故,該典故講述了[簡述典故內容]。詩人運用此典故,在內容上,[闡述典故為詩歌增添了什么具體內容,如歷史感、文化底蘊等];在情感表達上,[分析典故如何委婉或強化地表達詩人情感,如借古人自比表達壯志,或借古事抒發感慨等];在主題深化上,[說明典故對突出詩歌主題的作用]。
示例: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運用了“聞笛賦”和“爛柯人”兩個典故。“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經過亡友嵇康、呂安舊居,聞鄰人笛聲,感懷亡友而作《思舊賦》:“爛柯人”說的是晉人王質上山砍柴,觀童子下棋,棋局終了斧柄已爛,回到家鄉,已過百年,同輩人都已離世。詩人運用“聞笛賦,在內容上增添了對故友的懷念之情,表達自己對舊友的追思;借爛柯人”典故,感慨自己被貶歸來,人事全非,恍如隔世。從情感表達上,委婉而深沉地抒發了自己被貶多年的滄桑之感和對故友的懷念。在主題深化上,強化了詩人在困境中仍保持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這一主題,同時也反映了世事變遷的無奈。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