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歷史知識點 > 世界歷史
1.查理馬特改革的內容和作用:(1)內容:改變了將土地無償分給貴族的辦法,有條件地分封給貴族。(2)作用:產生了西歐的封建制度。 2.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礎是封土制,在此基礎上形成
2018-05-20
一、大化改新:1.時間:公元646年;改革者:孝德天皇;用的人:從中國歸來的留學生。 2.性質:它是日本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學習和模仿古代中國隋唐的政治經濟為主要內容的封建性質的改革。3.內容:(1)經濟:
2018-05-20
1.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保持了希臘文明的特點,希臘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臘、羅馬文明的特點:更多的商品經濟成分和議會政治體制。 2.在希臘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被稱為 全希臘的學校
2018-05-20
大河流域的文明: 1.約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歷史遺產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2.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倫王國成立,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期間制定的
2018-05-20
1.南方古猿是人類的始祖,距今500萬--100萬年前。距今約三四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經是現代意義上的人類。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三大人種。一些學者認為種族的形成主要是自然環境的影響。 2.人類
2018-05-20
1、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至今仍在進行。起源國:美國。 2、主要標志: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成就: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與國際互
2018-05-15
1、原因:⑴冷戰結束后,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主流。⑵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
2018-05-15
1、背景: (1)兩極格局結束后,暫時形成 一超多強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但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沒有定型。 (2)美國為了獨霸世界,利用北約軍事集團隨意干涉別國內政。如利用地區沖
2018-05-15
1、由來:一戰后,英國獲得巴勒斯坦地區的 委任統治權 ,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二戰后,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地區分治(巴以分治),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的決議。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建立。從1948-198
2018-05-15
(一)性質:正義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理由:因為二戰交戰的一方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另一方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集團,它們參戰的目的是徹底打垮法西斯勢力。) (二)影響: 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
2018-05-15
1、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 2、擴大:蘇德戰場的開始。1941年6月,德軍突襲蘇聯。 重要戰役:莫斯科保衛戰--打破了 德軍天下無敵 的神話。 3、進一步擴大: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2018-05-15
通過這兩次國際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四、1929-293
2018-05-15
(一)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年1月;法國巴黎。 1、參與國: 一戰 的戰勝國(協約國) 2、操縱國及領導人:英國首相勞合 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美國總統威爾遜。 3、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二)《凡爾賽和
2018-05-15
(一)華盛頓會議: 1、原因: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系,但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仍十分尖銳,其中日美關系最突出。 2、時間:1921-1922年;地點:華盛頓。 3、參與國:美、英、法、日、
2018-05-15
一、俄國十月革命 1、背景:受一戰影響,俄國受到沉重打擊。1917年3月,俄國爆發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政權,與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布爾什維
2018-05-15
1、經濟成就 (1)1928-1937年,蘇聯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 (2)到1937年,蘇聯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
2018-05-15
1、時間: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上半期。開始國:英國。開始部門:棉紡織部門。 2、原因: (1)根本原因:英國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 (2)直接原因:18世紀,英國的海外市場迅速擴大,手工工場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
2018-05-15
注:以下三次資產階級革命均發生于大西洋沿岸。 一、資產階級統治在歐美主要國家確立--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11課) 1、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2018-05-15
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1)14-15世紀,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要求擴大國外市常 (2)歐洲人狂熱地追求貨幣和黃金,成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動力。而《馬可o波羅行紀》關于東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
2018-05-15
1、時間:14-16世紀。地點:歐洲(開始于14世紀,后來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 2、背景:(1)14世紀前后,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手工工場;(這是根本原因)(2)資產階級產生;(3)歐洲天主教會對思想文化的
2018-05-15
一、20世紀歐美文學名著 1、文學名著 (1)美國作家德萊塞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揭露和批判了美國的生活方式。 (2)法國作家羅曼 羅蘭長篇小說《約翰 克里斯朵夫》,反映了一個有才華的音樂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
2018-05-15
一、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趨勢: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這種現象被稱為 經濟全球化趨勢 。 2、經濟全球化趨勢形成的原因和條件:(1)原因:20
2018-05-15
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一超多強(90年代以來) (1)原因: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 (2)演變: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 一超多強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
2018-05-15
一、冷戰政策 1、美國采取 冷戰 政策的原因及本質 (1)原因:①美國大發戰爭橫財,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大增,妄圖憑借強大的實力稱霸世界;②美國的稱霸野心遭到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抵制;同時二戰剛剛結束,
2018-05-15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巴勒斯坦問題的由來:(1)歷史上猶太人(希伯萊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區居住過。公元1世紀時,猶太人國家滅亡,猶太人背井離鄉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紀末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使大
2018-05-15
一、亞洲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1、歷史背景: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后,印度人民不斷發動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斗爭,二戰后期,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印度再次出現民族獨立運動高潮。 2、油分治: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
2018-05-15
一、匈牙利的改革 1、匈牙利事件:(發生原因)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個人崇拜,擴大民主,實行政治經濟改革,與當時政府發生暴力沖突。后來新成立的政府邀請蘇軍來平息暴亂,史稱 匈牙利事件 。 2、匈牙利的改革: (
2018-05-15
一、赫魯曉夫改革: 1、赫魯曉夫改革:赫魯曉夫1953年上臺后,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經濟、政治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入60
2018-05-15
一、歐洲的聯合 1、二戰后西歐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國為了對付蘇聯,給予西歐國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歐國家發揮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積極采用了最先進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當的經濟政策。 2、西歐經
2018-05-15
一、戰后美國經濟的繁榮:(五六十年代) 1、美國經濟的繁榮:(1)時間:20世紀五六十年代。(2)表現(特點):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繁榮。(3)原因:①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②
2018-05-15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1、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①背景: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美、英、蘇等國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了聯合。 ②建立時間:1942年1月, ③參加
2018-05-15
一、慕尼黑陰謀: 1、背景:(1)希特勒上臺后,大肆擴軍備戰,吞并了奧地利,沒有受到國際社會的有效抵制,侵略野心進一步擴張,又把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2)英法企圖將法西斯禍水東引蘇聯。 2、慕尼黑會議:
2018-05-15
一、納粹政權的建立 1929-1933年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引起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蕩,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統治出現嚴重危機,各國資產階級紛紛尋找出路。 1、德國納
2018-05-15
一、資本主義的 繁榮 與崩潰: 1、資本主義的相對穩定時期:20世紀20年代,特別是1924--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基本上處于相對穩定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繁榮一時。(但卻在 繁榮 的背后孕育了嚴重危機) 2、
2018-05-15
一、凡爾賽體系: 1、巴黎和會:①目的: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締結和約,對戰后世界做出安排。②時間:1919年1月。③參加會議的國家有27個,④主宰和會的三巨頭:勞合.喬治(英),克里孟梭(法),威爾遜(美)。⑤
2018-05-15
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背景: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了的國民經濟。 2、列寧領導的新經濟政策:①目的: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②
2018-05-15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huayef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