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詞語解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發音j n zhū zhě ch ,j n m zhě hēi 釋義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出處晉 傅玄《太子少傅箴》: 故
2016-06-16
美芹之獻 發音měi q n zhī xi n 釋義用以自謙所獻菲薄,不足當意。 出處《列子 楊朱》: 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 示例所提數條意見
2016-06-16
沆瀣一氣 發音h ng xi yī q 釋義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出處宋 錢易《南部新書 戊集》: 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示例皓東的敏銳活潑,和勝佛的
2016-06-16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發音h z r y , f n l n r li 釋義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出處《文子 上仁》: 先王之法, 不涸
2016-06-16
高屋建瓴 發音gāo wū ji n l ng 釋義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處《史記 高祖本紀》: 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示
2016-06-16
篳路藍縷 發音b l l n lǚ 釋義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出處《左傳 宣公十二年》: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示例~,孫公既開其先;發揚光大,我公
2016-06-16
不求甚解 發音b qi sh n jiě 釋義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處晉 陶潛《五柳先生傳》: 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示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刻苦鉆
2016-06-16
白云蒼狗 發音b i y n cāng gǒu 釋義蒼: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出處唐 杜甫《可嘆詩》: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示例真是世事~,不禁感慨系之矣!(魯迅《華
2016-06-16
敝帚自珍 發音b zhǒu z zhēn 釋義敝:破的,壞的;珍:愛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掃帚當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出處漢 劉珍《東觀漢紀 光武帝紀》: 一量放兵縱火,聞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
2016-06-16
中流擊楫 發音zhōng li jī j 釋義擊:敲打;楫:漿。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出處《晉書 祖逖傳》: 中流擊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示例~,著祖生之鞭;下瀨橫戈,成漢武之志。(《晚清文
2016-06-16
眾口鑠金 發音zh ng kǒu shu jīn 釋義鑠:熔化。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 出處《國語 周語下》: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示例群言淆亂,異說爭鳴;~,積非成是。(魯迅《三
2016-06-16
朝三暮四 發音zhāo sān m s 釋義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出處《莊子 齊物論》: 狙公賦芧,曰: 朝三而暮四。 眾狙皆怒。曰: 然則朝四而暮三。 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
2016-06-16
紙上談兵 發音zhǐ sh ng t n bīng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出處《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
2016-06-16
孜孜不倦 發音zī zī b ju n 釋義孜孜:勤勉,不懈擔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處《尚書 君陳》: 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后漢書 魯丕傳》: 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 《三國志 蜀書 向朗傳》: 乃更潛心典籍
2016-06-16
諸子百家 發音zhū zǐ bǎi jiā 釋義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后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 出處《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子虛
2016-06-16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huayef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