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15 16:05:06
(一)結構先總后分,章目清楚明晰
《弟子規》以《論語》“學而篇”孔子語作總敘,引出孝、弟、謹、信、泛愛、親仁、學文等的六部分內容,可以說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結構十分嚴謹。而且,六部分之間也有先后順序之分,強調先學做人,后學文化,這種內在的邏輯順序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孝悌是對內維護家庭穩定的規范,謹信是對外處世的準則,泛愛、親仁是修身的目標,學文是發展的基礎,可見,《弟子規》的各部分內容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因此,《弟子規》的結構體系是森嚴的,結構布局合理、嚴謹,確有獨到之處。
(二)內容傳承儒家思想,閃耀著睿智的光芒
《弟子規》從總敘到分敘,各部分內容無不與儒家思想一脈相承,閃耀著儒家思想特有的智慧光芒,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強調孝悌倫理,維護家庭穩定
我們知道,儒家宣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也就是說先修身而后齊家,齊家而后治國,治國而后平天下。可見,修身在儒家理論體系中居于何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修身呢?《弟子規》告訴我們,首先要遵守孝悌之道。如果一個人不守孝悌之道,那么這個人的家庭成員之間一定不能和睦相處,因此這個人的家庭一定不能穩定,就會出現父母與子女反目,兄弟姊妹吵鬧隔閡的情況。因此,守孝悌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是維護家庭穩定的基礎,作者把孝悌擺在首位,就不難理解了。
2、強調親仁信念,明確修身目標
《弟子規》所講的泛愛親仁信念,其實都在強調一個“仁”字。“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統治者要行仁政,老百姓要講仁義,這對維護封建王朝的穩定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們今天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仍然需要提倡儒家的仁愛思想,因為這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仁愛”是要修煉才能具有的,心中有大愛、仁義,才能行仁愛之事,做仁愛之人。一個有仁愛的人,在修身方面就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境界,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是品行高尚的。如果我們人人都是有仁愛之心的人,則何愁這個社會不和諧呢?
3、強調謹信準則,確立做人規范
《弟子規》主張做人要嚴謹、謹慎、誠信、內省,這是做人的規范要求。一個人如果能嚴謹做人,那么,他就能養成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就會給人做事穩重的印象,就更能獲得別人的好感。一個人處世謹慎,他就不容易犯錯,就能遠離禍事。一個人如果誠實守信,就能獲得大家的信任,那么,他做事就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就更容易成功。一個人如果能懂得內省,知道見賢思齊,那么,他就能德藝漸進,遠離錯誤。因此《弟子規》強調的謹信準則,是我們立身行事的規范。反觀當今社會,因為不嚴謹做人而犯錯甚至犯罪,因為不誠信做事而坑害百姓,損害公眾利益的事件不勝枚舉,從山西毒酒事件,到蘇丹紅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再到潲水油事件,哪一件不讓人觸目驚心?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不禁要問:人的誠信都到哪里去了?講到這里,我想,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弟子規》這樣的經典來重建人的道德體系,構筑人的道德底線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