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9-26 16:47:50
從時間來劃分,如周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畢業復習、升學復習等,從知識上來劃分,如章節復習、單元復習、總復習等,都可稱做階段系統復習。
1.階段系統復習的任務
(1)強化記憶,使學習的成果牢固地貯存在大腦里,以便隨時取用。專家實驗發現剛記住的材料,一小時后,只能保留44%,兩天后只剩下25%,可見所有的人都會發生先快后慢的遺忘過程。有的學者認為,經過學習,在大腦形成了一定的神經聯系,這種聯系,如果不通過反復的,有效的刺激來強化,那么就會慢慢消退,表現為遺忘現象。采用各種方法來進行復習,正是為了強化和完善這種神經系統。
理解了的知識便于記憶,這是對的,但理解了的知識還要通過復習才能真正記牢。記性好的同學,不僅重視理解,而且重視復習。他們每天有復習,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多次地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進行復習,從而產生了良好的記憶效果。
(2)查漏補缺,保證知識的完整性。影響學習的因素很多,在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很難保證各種因素都處于最佳狀態,因此,難免出現漏洞和欠缺,通過復習,自己檢查出來后,就可以及時補上,保證所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凡是抓緊復習的同學,學習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時地得到補正,因此,他們的知識總是比較完整的。
(3)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這里所說的“一種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就是指系統化的知識。可以說,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是系統復習的中心任務。
通過平時分科、分章、分節的學習,可以說基本完成了對各種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理解任務。通過復習,全面回顧,查漏補缺,又保證了知識的完整性,但這時同學們對事物的認識還沒有完成,復習的中心任務也沒有完成,為什么呢?因為頭腦中的知識這時還是“半成品”,需要采取分析綜合,比較歸類,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把長期學習的各部分知識“組裝”起來,融會貫通,透徹理解,使之形成系統比知識。這時,才能說完成了學習過程的全部任務。
2.階段系統復習的程式和方法階段復習必須注意做好“三準備”,即主題準備、時間準備和材料準備。
(1)主題準備。復習之前一定要明確這次復習的中心內容,復習時要圍繞這個中心內容來進行。如果不明確中心內容,拿起課本從頭捋到尾,不能稱之為復習,只能算是一種重復,最多起到一個熟悉的作用,知識還是分散的,構不成體系,效果并不好。
(2)時間準備。由于階段復習要看、要想、要查資料,還要寫復習筆記,量比較大,因此復習的內容和復習的時間都必須相對集中,可以采取主動分配、被動安排兩種方法。時間的主動分配,即根據復習的內容安排若干天,每天或每隔一兩天復習一部分內容,若干天后全部內睿復習完。時間的被動安排,即復習的時間有限,不能任意安排,就要計算一下從復習開始到考試一共有多少時間,需要復習的內容有多少。如果時間不夠用,那就要根據時間的許可,調整復習內容,熟悉的內容略去,保證重點學科等。這樣,雖然每天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所剩的時間不多,但是由于時間安排得當,可以避免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