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初三家長反映,中考鴨梨大過高考!如何幫孩子舒緩壓力,我們請來名校心理老師給您支招。
嘉賓
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心理老師蘇嵐穎
廣州市第47中學心理老師巫凱旋
個案一
女兒成了“火山口”
“孩子越來越煩躁,整天都是‘煩死了’、‘時間不夠用了’。以前房間還會保持整潔,現在都是亂七八糟,總是說‘我哪有時間……’。”家有初三女,讓高女士覺得家里的氣氛都變了,“以前家里總是輕輕松松的,現在她一回家,整個氣氛立馬就凝重了。”
高女士的女兒在鐵一初中部,成績中等偏上,但不太穩定,孩子的心情就跟著成績起伏,考好了就開心,考差了就郁悶煩躁。“孩子以前就有點小任性,但不會這么嚴重,現在特別容易發脾氣,還很敏感,家里就像有了一個火山口。”高女士說,“經常嫌飯菜不合口味,吃得特別少,或者干脆不吃;還愛找我們的茬,我們說話聲音稍微大一點,她就會說吵到她了;不久前一次考試,物理從90多分滑到70多分,她就怪爸爸沒輔導她。”
“我們知道孩子的辛苦,她除了學校上課,周末還要補習,之前為了體育考試,也是很努力練跑步。她的同學都很刻苦,很多也在補課,這些也給了女兒挺大的壓力,她不敢放松。”高女士說,“女兒在學校都不能隨便發脾氣,壓力沒法釋放,她在家發脾氣其實是在釋放壓力,我覺得這比把壓力悶在心里好一些。對于女兒的脾氣,我們都是冷處理,因為一接話,她就會解讀出別的意思,所以我們盡量不去理她。”
高女士說,她自己也會經常跟孩子中考過的家長朋友傾訴,“朋友說高考的大學還有省外可以選,中考的好學校就那么幾所,中考壓力比高考還大,孩子有這些反應是很正常的,這讓我自己平靜了很多。”
蘇老師支招
孩子“找茬”,家長宜冷處理
高女士是位非常智慧的家長,不僅能體諒女兒因壓力帶來的煩躁心情,而且還會調節自己的壓力。女兒能在家里將自己的煩躁表露無遺,說明家是孩子覺得安全、可信任的環境,父母是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
孩子“找茬”、“發脾氣”,一方面是宣泄自己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愛和理解。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冷處理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明白情緒是需要自己控制的。只是冷處理過后,要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如“我很擔心,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嗎?有什么我們可以幫忙的?”
另外,幫助孩子對自己的考試做合理的歸因也非常重要。孩子抱怨自己成績時,我們先傾聽,之后,可以啟發孩子做些思考和總結,如“哪些科進步了?怎么進步的?這種方法能不能用到沒考好的科目上?”、“還好不是中考,不會做的題還有時間補救。”等等。
個案二
志愿糾結讓孩子鴨梨大
林女士的兒子在聚賢中學,初一和初二的成績都是年級前十。但是初三上學期期末考排到40多名。“男孩子一般都不太緊張學習,但是這個學期,我發覺兒子有點緊張。”林女士說,“現在我們天天都會談論中考的事情,兒子學習也比以前更用功,晚上睡得更晚了。”
“最近關于志愿的問題讓兒子壓力很大。”林女士說,“兒子學校要組織一次模擬考試,將根據這次的成績確定少數學生直升4中,但這個需要提前確認。兒子覺得直升機會把握大,但他最想考的是廣雅。到時模考發揮得不錯,有直升機會的話,選擇了直升就意味著放棄廣雅;不要直升,萬一沒達到廣雅的分數線,又沒機會進4中的重點班。”其實,林女士也為此很糾結。
林女士表示,她知道孩子壓力大,因此在家都不會給孩子施壓。“兒子最近經常問‘考不上怎么辦?’我就說‘盡力考就好,我們相信你沒有問題。’”林女士還會留意各類學校的信息,為志愿填報做準備。“能做的就是讓他吃好一些。老師建議多吃些高熱量的食物,補充能量,所以我會給他買牛排、雞扒加餐。”
不過林女士承認,她自己也越來越緊張,“以前孩子在家,他做他的功課,我們做我們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們都比較小心,都不敢看電視了。”
蘇老師支招
分析利弊,讓孩子自己選擇
林女士通過和兒子談論中考的事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兒子釋放壓力。其實,每個人面臨重大選擇時,都會比平時更加緊張和焦慮。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每種決定的利與弊,但家長一定要注意,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一旦孩子做出了選擇,就支持孩子,比如對孩子說,“盡力考就好,反正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盡管往前沖吧。有什么需要爸媽幫忙的盡管說,我們都支持你!”
除了言語支持,還有非言語支持,身體的關照、情感的關心和撫慰都對孩子有幫助。家長要注意把握好度,比如在家還是要表現得和平時一樣,自己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若孩子發現家長的關注度都在他身上,他就會緊張起來,壓力也會變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