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8 15:07:32
所以在日常做作業的過程當中,要多做基礎題,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到高難題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適當的課外輔導練習也是需要的,最好每個知識點都對應的試題練習,強化課后作業的效力。
很多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四、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不少初中學生表示很苦惱,“我每回做作業都很認真,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明確高效做作業的三步驟: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三步是“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回歸到書本上去。
如果能完全按照這三步來走,上課時結合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多想多問,課后做好配套練習,有不明白的及時記錄、發問、解決。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有的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五、不善歸納總結
不少初中生存在這樣的誤區,尤其是初一學生,還處在小學的學習模式當中,對初中的學習沒有明確的概念。他們認為課上完、作業完成就萬事大吉了,這堂課學習到的知識點下次課老師還是會再講到,即使不講,多做做同類題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視日常的總結歸納。
真的是這樣嗎?初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非灌輸記憶。
每次做題比較陌生的同學,基本上是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作業當成一種負擔。潛意識中不愿意回顧、不愿意總結,久而久之,也就不會了。畢竟中考漸漸臨近,這時候要克制自己的抵觸情緒,強烈的引導自己要去回顧、要去復習。通常堅持2周后,就能克服這個毛病。
一定要把這些題抄下整理起來,包括錯誤、不嚴密的地方都一個字不改的抄下。并在旁邊注明丟分原因,是計算時錯誤?是條件漏了?還是題目理解錯了?在錯題旁邊注明原因和當時是怎么想的。一般來說,能抄下5~10題左右就能改正這個惡習(視錯漏程度而言),從而達到會做并且全對。
六、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
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學習者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一旦自己認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
沒懂自認為懂,會導致學習半途而廢。
太多數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知識點以后自認為“懂了”,學習過程即告停止。以至于不在課堂上適當記錄筆記,晚上自修時不再復習當天上課的內容……
他們自認為自己上課是聽懂了的,沒懂自認為懂會導致學習半途而廢。有一部分同學,他們會承認自己不會,他們的學習第一次往往以失敗告終,但沒有補救的措施,沒聽懂課堂知識,造成以后的課都聽不懂。
從不懂到懂的過程是個漫長的過程。
如果我們拿登上十層的臺階作為學懂的話,只要不達到第十層臺階,任何一層臺階停下來都是失敗。成功的路上盡是學習“失敗者”,他們距離成功有的遠,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們停下來了,在沒有充分學懂的時候,學習停止了,這時候,遺忘的因素會很快占到上峰。
這樣,當時認為學懂的知識,其實根本就沒有掌握,考試的時候考不出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這樣的現象,拒絕繼續深入學習,存在浮躁的問題。
七、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很多學生在看書的時候,往往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翻幾頁就算是看過了,無法深入看書。考試時候遇到自認為會做的題目,要么做不出來,要么做出來也得不到滿分。
這其實也是浮躁造成的,應靜下心來看書,應分兩種情景看書:
課前看書,目的就是尋找課堂學習的問題。
預習時先要想一想,我們已經學習了什么知識,接下來該學習什么了?自己來個預測。課本上為什么要編寫這些內容?接下來學習的知識重點和難點是什么?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查一查自己繼續學習的困難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識基礎問題,還是理解問題?如果是基礎問題就要自覺補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決;如果是理解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
課后看書,通過課堂掌握的問題再次尋找新問題。
復習時先要想一想,本節課與已經學過的什么知識點有聯系?這個部分的知識學到這里,接下來應該學習什么?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學的內容有邏輯規律地羅列出來?對應有哪些典型例題?
八、題目拿來就做,題目要求都沒看清
有一部分學生做作業或考試時沒有仔細審題,就急于動手解題,經常在題目沒看清,條件沒有看全就開始做題,等到題目做錯了,才恍然大悟,有個條件沒看清楚!
失敗的人都會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會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但下一次從什么時候開始呢?要停在當下,不要急著往前走。
拿到題目的時候,首先要有一個平靜的心態,不要急著做題,而是要先把題目看清楚再做,邊審題邊思考:這個題目考什么知識點?給出的直接條件是不是能夠解出題目?有什么隱含條件?還需要什么條件才能解出問題?
九、拖延癥太嚴重
拖延癥可以說是大家的通病,特別是對于男生來說,相對于女生來說比較浮躁,不能深入性的進行學習,知識的理解都知識局限于表面。這種情況呢,就要求大家首先回歸于課本,把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匯總,再深刻的理解一邊,比如說課本中的二級結論都自己親自動手推導一邊,弄清楚結論是怎么來的,這樣才會記憶深刻。
把課本中的知識梳理過后,就找專題類的試卷或者試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每一單元每一課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做幾道試題來進行檢驗,看知識是否真的掌握牢固。
十、沉迷于手機和網絡
初中生都接觸過網絡,而且會越來越普遍。但有的初中生卻完全缺乏自制力,心思整天都花在玩上,甚至是犧牲學習和休息時間偷偷玩手機。
有的初中生把手機當成了形影不離的寵物,手不釋“機”。上網、聊天、發微信、聽歌、看書、刷微博……老師在上面認真講課,他在下面認真玩手機;自習的時候,別的同學在認真學習,他卻全神貫注地盯著虛擬世界……長此以往,你的手機將會降低你的視力,更會降低了你的成績。當然不是說要對手機抵制,而是要用的適當,別把時間都浪費到這上面。
年輕的你們該有的是實現理想的動力,該做的是為了實現理想而不斷去奮斗!巧妙利用我們身邊的各類互聯網產品(手機、電腦、ipad)來為我們的知識學習鋪路。
寒假各科如何補救?
語文
至少應該做到多讀、多寫、多想、多問,積累一切同語文有關——甚至看似無關的知識,應該有一個“零存整取”的語言存折(精致便攜的小本子),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所有美妙有趣的語言素材統統存將進去,使之“滾雪球”般日漸充實,到時候“錢包”鼓了,自然“財大氣粗”、左右逢源了。
另外,你真得琢磨語言這玩藝兒,它太神奇美妙了。理論上講,世上的一切都在語言的囊中,每一種事物,都有一種語言形式與之對應。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就是尋到那種最恰當的語言形式,而且這個“形式”一定是既帶有你鮮明的個人風格,又符合客觀實際和其他同種語言使用者約定俗成的游戲規則。
你也許要問了:“那語文沒邊沒沿,浩如煙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我實在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啊!”
此言差矣。
你至少每周有5節左右的語文課吧?你手里至少有語文課本還有語文讀本吧?
你不至于從來不看《讀者》《青年文摘》或其他報刊雜志以及常更常新的暢銷書籍吧?
每學一課,你至少首先可以新認識幾個字詞吧?
至少可以新熟悉一兩個漂亮的句子吧?
如果文章字字珠璣、妙語迭出,充滿哲理,那你積累的應該不止一兩句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