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22 19:48:12
四、環境描寫方法
1.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2.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
五、記敘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辨析
1. 結合特定語境(即具體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義。
2. 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
3. 注意語氣或語調。
4. 著眼于詞句之間的搭配。
5. 著眼于詞義范圍的大小、輕重程度。
6. 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體或者事物的象征意義,用平實的語言表達)。
六、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 開篇點題。
2. 總領全文。
3. 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5. 為下文埋下伏筆。
七、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 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3. 為下文埋下伏筆。
4. 為下文情節作鋪墊。
5. 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八、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 篇末點題。
2. 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3. 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
4. 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九、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意思
1. 找文章標題、首尾的抒情議論性句子。
2. 綜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別是抒情散文中)。
3. 分析時代背景。
4. 從作者對人物或事物的態度判斷。
十、概括段意
1. 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進行適當的刪改)。
2. 概括法:例如1記敘:人+時地十做法+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么) 例如2描寫:景物+特征。
例如:議論:運用什么論證方法(或論據)十從什么角度(方面)十論證了什么觀點。
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容,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的短語組合成句。
看點
3
第三部分:說明文
1. 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
①題目,②首段,③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 說明方法分類和作用
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③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④列數字: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⑤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⑥下定義:科學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⑦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3. 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①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②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③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④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 說明順序
①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②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③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A.先總說后分說:總—分;分一總;總一分一總。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結果。
D.由現象到本質。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體到局部。
5. 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說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6. 說明文分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