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語文 > 題型輔導 > 閱讀理解
1. 現代文閱讀理解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 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
2021-11-11
①母親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親的床邊玩電腦。 ②母親大多數的時候是悄無聲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時候也會試探著想跟我說話。說她又覺得哪個地方不太舒服了,說她又做了一個可怕的夢了,說她年輕時有多么健康
2021-09-28
概括類問題 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看文章的標題, 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全文的線索;其次是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語,這個詞語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線索。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內容 首先要
2021-09-28
中考閱文閱讀的重點之一是記敘文、散文知識。其實,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十分重要。 整體感知包括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對文章線索的把握,對文章思路的了解。再次是對于文章重點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做閱讀題必須有四種意
2021-09-28
曹植年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 汝請人邪? 植跪曰: 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 時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注釋】①《詩》、《論》:指《
2021-09-04
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于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齲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詰之曰: 童子何來? 莊以實對。將軍曰: 汝曾讀書否?曾屬對否? 莊曰: 對,小事耳,何難之有! 將
2021-09-04
眺望月色下的麥田 程玉宇 今夜,月色如水水如天。 今夜,我趁著皎潔的月色,行走在回家的鄉路上。 腳下的泥土路是干爽明亮的,身旁的楊樹林和刺槐林是墨綠色的,而遠山一片幽藍,淡若墨影。身邊是一聲聲算黃算割鳥
2021-09-04
致中和 是儒家追求的一種生命境界。 致 是達到之意, 致中和 就是要達到 中和 的境界。什么是 中 與 和 呢?董仲舒認為: 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 在中華傳統文化里, 中 意為 中庸、持中 ,尤其強調處理事情
2021-09-04
朱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歷十一年進士第一。授修撰。進洗馬,為皇長子侍班官,尋進諭德。二十六年,超擢禮部右侍郎。湖廣稅監陳奉橫甚,國祚貽書巡按御史曹楷,令發其狀。帝怒,幾逮楷,奉亦因此撤去。 時皇長子
2021-09-04
葉義問,字審言,嚴州壽昌人。建炎初,登進士第。調臨安府司理參軍。范宗尹為相,義問與沈長卿等疏其奸。為饒州教授,攝郡。歲旱,以便宜發官倉賑民,提刑黃敦書劾之,詔勿問。前樞密徐俯門僧犯罪,義問繩以法,俯
2021-09-04
1.你能領悟詞語或者句子的特定含義、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嗎? 記敘文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分析和體味要把住兩個主要方面: (1)要注意詞語的感情意義。要注意詞的感情色彩和語境的情感蘊涵,挖掘 思想層面的深刻義 ,
2021-09-03
1.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一種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狀物、繪景為主要內容的文體。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訪問記、游記、寓言、童話等,都劃歸到記
2021-09-03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
2021-09-03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濱度過的,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湛藍藍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淺黃的田地。 那時,我的大關個世界是藍色的。藍色對于我,永遠象征著闊大、深遠、莊嚴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顏色。 離開海邊,進入城市
2021-09-03
一、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二、兩大說明方式 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三、說明文結構 常見的形式有: 總(概說) 分(具體) 式、 總 分 總
2021-09-03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huayef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