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2 16:47:50
1.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
2.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的內容及意義?
(1)內容:我國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義: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3.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言論自由權?
①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濫用言論自由是法律不允許的。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③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④誰公開發表了有損于他人、有損于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后果負法律責任。
4.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要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5.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此外還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
6.公民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7.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
8.公民的基本義務: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國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還包括勞動、受教育夫妻雙方實施計劃生育、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
9.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10.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
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11.如何依法履行義務?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③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
三、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1.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依據: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2.公有制為主體
(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國有經濟:①作用: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的主導力量。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于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和保障國家安全等,具有關鍵作用。②政策: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4)集體經濟:①地位: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對于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實現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②政策:國家保護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
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
(2)我國為什么要允許并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①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②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政策: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4.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①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⑤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5.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尊重歷史、合乎國情、順應民心的必然選擇。
6.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意義)
①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②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特殊情況結合起來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④有力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
8..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四、了解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性質及其職權。
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
(1)國家主席的職權: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
3.國家行政機關。
(1)組成:國務院及其領導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2)行政機關的職權:根據憲法,我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3)國家行政機關應當如何行政職權?
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必須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
4.國家司法機關
(1)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有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行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3)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4)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行監督,對刑事犯罪行為代表國家提起公訴,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五、知道法律是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
2.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六、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1.為什么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為什么說法律就在我們身邊?)
①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②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